分類:

作者:

體裁:

嚴羽古詩文作品
朝代:宋代,已收錄11篇
嚴羽,南宋詩論家、詩人。字丹丘,一字儀卿,自號滄浪逋客,世稱嚴滄浪。邵武莒溪(今福建省邵武市莒溪)人。生卒年不詳,據(jù)其詩推知主要生活于理宗在位期間,至度宗即位時仍在世。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隱居在家鄉(xiāng),與同宗嚴仁、嚴參齊名,號“三嚴”;又與嚴肅、嚴參等8人,號“九嚴”。嚴羽論詩推重漢魏盛唐、號召學古,所著《滄浪詩話》名重于世,被譽為宋、元、明、清四朝詩話第一人。
問:嚴羽的名句有哪些?
答:嚴羽名句大全
人物評價
嚴羽(生卒年不詳)字儀卿,一字丹邱,自號滄浪逋客,邵武人,有“滄浪吟”。他是位理論家,極力反對蘇軾黃庭堅以來的詩體和當時流行的江湖派,嚴格的把盛唐詩和晚唐詩區(qū)分,用“禪道”來說詩,排斥“以文字為詩,以才學為詩,以議論為詩”,開了所謂“神韻派”,那就是以“不說出來”為方法,想達到“說不出來”的境界。他的“滄浪詩話”在明清兩代起了極大的影響,被推為宋代最好的詩話,像詩集一樣,有人箋注,甚至講戲曲和八股文的人,也宣揚或應用他書里的理論。
批評家一動手創(chuàng)作,人家就要把他的拳頭塞他的嘴──毋寧說,使他的嘴咬他的手。大家都覺得嚴羽的實踐遠遠不如他的理論。他論詩著重“透徹玲瓏”、“灑脫”,而他自己的作品很粘皮帶骨,常常有摹仿的痕跡;尤其是那些師法李白的七古,力竭聲嘶,使讀者想到一個嗓子不好的人學唱歌,也許調(diào)門兒沒弄錯,可是聲音又啞又毛,或者想起寓言里那個青蛙,鼓足了氣,跟牛比賽大小。江湖派不滿意蘇、黃以來使事用典的作風,提倡晚唐詩;嚴羽也不滿意這種作風,就提倡盛唐詩。江湖派把這種作風歸罪於杜甫,就把他拋棄;嚴羽把杜甫開脫出來,沒有把小娃娃和澡盆里的臟水一起擲掉,這是他高明的地方。他雖然“以禪喻詩”,虛無縹緲,作品里倒還有現(xiàn)實感,并非對世事不見不聞,像參禪入定那樣加工精制的麻木。他很愛國,盡管他那些“從軍”、“塞下”、“出塞”、“閨中詞”等等都是仿古摹唐之作,看來也在他所處的時代里拋錨下碇,寄托著他的期望:“何日匈奴滅,中原得晏然?”跟一般想像邊塞風光的摹唐之作,還有點兒不同。此外他有兩三首傷離憂亂的詩,比較不依傍前人,頗有情致。
關於“滄浪詩話”,此地不能多講,只有兩件事還值得一提。當時跟“滄浪詩話”的主張最符合的是包恢“敝帚稿略”里幾篇文章,而據(jù)“樵川二家詩”卷首黃公紹的序文,嚴羽是包恢的父親包揚的學生;當然,徒弟的學問和意見未必全出於師父的傳授,不過假如師兄弟倆的議論相同,這里面就有點關系。“滄浪詩話”的主張不但跟十九世紀歐洲頗為風行的一派詩論接近,并且跟古印度的一派詩論暗合,更妙的是那派詩論的口號恰恰相當於漢文的“韻”字;印度的文藝理論沒有介紹到中國來過,“禪”不過沾了印度哲學一點兒邊,所以這個巧合很耐尋味。
--錢鐘書<宋詩選注>
嚴羽古詩文(第1頁):
- 獨尋青蓮宇,行過白沙灘。一徑入松雪,數(shù)峰生暮寒。山僧喜客至,林閣供人看。吟罷拂衣去,鐘聲云外殘。
- 聞道單于使,年來入國頻。圣朝思息戰(zhàn),異域請和親。今日唐虞際,群公社稷臣。不防盟墨詐,須戒覆車新。
- 誤喜殘胡滅,那知患更長。黃云新戰(zhàn)路,白骨舊沙場。巴蜀連年哭,江淮幾郡瘡?襄陽根本地,回首一悲傷。
- 日近酒觚棱,秋酒漸滿、蓬酒萊雙闕酒。正錢塘江上,潮頭如雪。把酒送君天上去,瓊琚玉珮鹓鴻列。丈夫兒、富貴等浮云,看名節(jié)。天下事,吾能說;今老矣,空凝絕。對西風慷慨,唾壺歌缺。不灑世間兒女淚,難堪親友中年別。問相思、他日鏡中看,蕭蕭發(fā)。
- 天涯十載無窮恨,老淚燈前語罷垂。明發(fā)又為千里別,相思應盡一生期。洞庭波浪帆開晚,云夢蒹葭鳥去遲。世亂音書到何日?關河一望不勝悲。
- 吾聞天臺華頂連石橋,石橋巉絕橫煙霄。下有滄溟萬折之波濤,上有赤城千丈之霞標。峰懸蹬斷杳莫測,中有石屏古仙客。吟窺混沌愁天公,醉飲扶桑泣龍伯。適來何事游人間?飄飖八極尋名山。三花樹下一相見,笑我蕭颯風沙顏。手持玉杯酌我酒,付我新詩五百首。共結(jié)天邊汗漫游,重論方外云霞友。海內(nèi)詩名今數(shù)誰?群賢雜沓爭相推。胸襟浩蕩氣蕭爽,豁如洞庭笠澤月。寒空萬里云開時。人生聚散何超忽,愁折瑤華贈君別。君騎白鹿歸仙山,我亦
- 問訊溪莊,景如之何,吾為平章。自月湖不見,江山零落,驪塘去后,煙月凄涼。有老先生,如梅峰者,健筆縱橫為發(fā)揚。還添得,石屏詩句,一段風光。主人雅興徜徉。每攜客臨流泛羽觴。想歸來松菊,小煩管領,同盟鷗鷺,未許相忘。我道其間,如斯人物,只合盛之白玉堂。還須把,扁舟借我,散發(fā)滄浪。


詩詞推薦: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