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二三友秋宵會話清上人院
一僧敲一磬,七子吟秋月。
激石泉韻清,寄枝風(fēng)嘯咽。
泠然諸境靜,頓覺浮累滅。
扣寂兼探真,通宵詎能輟。
好鳥無雜棲,華堂有嘉攜。
琴樽互傾奏,歌賦相和諧。
但嘉魚水合,莫令云雨乖。
一為鹍雞彈,再鼓壯士懷。
初景待誰曉,新春逐君來。
愿言良友會,高駕不知回。
注釋
全唐詩:卷375-7
與二三友秋宵會話清上人院問答
問:《與二三友秋宵會話清上人院》的作者是誰?
答:與二三友秋宵會話清上人院的作者是孟郊
問:與二三友秋宵會話清上人院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與二三友秋宵會話清上人院是唐代的作品
問:與二三友秋宵會話清上人院是什么體裁?
答:五古
問:何處山不幽,此中情又別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何處山不幽,此中情又別 出自 唐代孟郊的《與二三友秋宵會話清上人院》
問:何處山不幽,此中情又別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何處山不幽,此中情又別 的下一句是 一僧敲一磬,七子吟秋月。
問:出自孟郊的名句有哪些?
答:孟郊名句大全
- 次韻君用寄茶茅舍生苔費夢思,竹爐烹雪復(fù)何時。北山怕有移文在,謹(jǐn)勿便令猿鶴知。
- 綠墀怨征馬噪金珂,嫖姚向北河。綠苔行跡少,紅粉淚痕多。寶屋粘花絮,銀箏覆網(wǎng)羅。別君如昨日,青海雁頻過。
- 陳伯紀(jì)列岫三首文書倥傯汗模糊,問有清涼世界無。走借主人煙雨觀,幻吾身眼入冰壺。
- 杜挺之新得知州將出京遺予薪芻豆魯公馬病不可出,陶令言拙徒扣門。舉家食粥焉用怪,但愿漉酒巾常存。長安侏儒勝方朔,水邊潭母哀王孫。王孫功名立四極,方朔詼談干至尊。我才不及三二子,摧藏自愧趨權(quán)閽。前時永叔寄秉粟,一秋已免憂朝昏。今君益之薪與菽,老馬病骨生精魂。昨聞新拜歷陽守,王國久客虱處褌。都水借船輕復(fù)淺,急趁寒汴流渾渾。耳清眼明見野色,一聽江鶴醒若噴。余糧滯鈍不暇惜,均於朋契惟義惇。設(shè)如河涸膠在步,縣邑亦足供雞豚。卻嗟我甑有時匱,莫與太倉黃鼠論。
- 王夫人挽詞家聲昔冠秦中望,婦學(xué)今傳潁上風(fēng)。百歲流光方過半,新春逝水忽馳東。丹山鳳泣歸巢冷,寒月烏啼反哺空。他日拂弦悲舊曲,應(yīng)將哀恨寄孤桐。
- 古詩十九首·回車駕言邁回車駕言邁,悠悠涉長道。四顧何茫茫,東風(fēng)搖百草。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奄忽隨物化,榮名以為寶。
- 和趙知錄韻三首黑風(fēng)吹海屑銀濤,莫辨秦瑰與楚瑤。煮水煎茶還我輩,灶煙文武火須調(diào)。
- 減字木蘭花中秋無雨。醉送月銜西嶺去。笑口須開。幾度中秋見月來。前年江外。兒女傳杯兄弟會。此夜登樓。小謝清吟慰白頭。
- 楚節(jié)西塘省鞠鞠胎綠蕊未曾成,百種藂中半忘名。試檢記花牌字看,春籬醉墨欠分明。
- 游歙州興唐寺山橋通絕境,到此憶天臺。竹里尋幽徑,云邊上古臺。鳥歸殘照出,鐘斷細(xì)泉來。為愛澄溪月,因成隔宿回。
- 幽深未許凡人到,只待君來共落成——— 吳芾寄朝宗二首
- 麥苗俱盡村如洗,蔬芋全無市亦荒——— 陳藻辛巳秋后訪盧子俞作
- 鑒於水者見面之容,鑒於人者知吉與兇——— 司馬遷史記·七十列傳·范睢蔡澤列傳
- 眠云未負(fù)他年約,看雪難忘盡日吟——— 釋智圓酬正言上人
- 回首當(dāng)年,綺樓畫閣生光彩——— 夏完淳燭影搖紅
- 茁蘭芽,輝花萼,樹堂萱——— 李庭水調(diào)歌頭 史侯生朝
- 一徑穿緣應(yīng)就郭,千花掩映似無溪——— 方干書法華寺上方禪(一作禪師,一作僧壁)
- 朔風(fēng)吹凍云,云破天容碧。——— 佚名生查子
- 蠶香麥?zhǔn)煨镩?,蒲糝艾花照樽俎——— 錢時五日晨興說既濟(jì)彖殊愜因古調(diào)
- 吹斷舞影歌聲,陽臺人去,有當(dāng)年池閣。——— 仲殊念奴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