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鸞脈脈西飛去,海闊天高不知處
出自唐代劉氏瑤《雜曲歌辭。暗別離》:
槐花結(jié)子桐葉焦,單飛越鳥啼青霄。
翠軒輾云輕遙遙,燕脂淚迸紅線條。
瑤草歇芳心耿耿,玉佩無聲畫屏冷。
朱弦暗斷不見人,風(fēng)動花枝月中影。
青鸞脈脈西飛去,海闊天高不知處。
注釋參考
青鸞
(1).古代傳說中鳳凰一類的神鳥。赤色多者為鳳,青色多者為鸞。多為神仙坐騎。 北周 庾信 《謝趙王賚干魚啟》:“文鰩夜觸,翼似青鸞?!?唐 李白 《鳳凰曲》:“ 嬴 女吹玉簫,吟弄天上春。青鸞不獨(dú)去,更有攜手人?!?王琦 注引《藝文類聚》:“《決疑註》曰:……多赤色者鳳,多青色者鸞?!?元 楊暹 《劉行首》第二折:“跟著我騎白鶴,上青霄;跨青鸞,遠(yuǎn)市朝?!?清 陳珮 《哭程夫人》詩:“忽駕青鸞返碧虛,瓊花吹折痛何如?!?/p>
(2).即青鳥。借指傳送信息的使者。 宋 趙令畤 《蝶戀花》詞:“廢寢忘餐思想徧。賴有青鸞,不必憑魚雁。” 清 納蘭性德 《月上海棠·中元塞外》詞:“青鸞杳,碧天云海音絶?!?/p>
(3).相傳 罽賓王 于 峻祁之山 ,獲一鸞鳥,飾以金樊,食以珍羞,但三年不鳴。其夫人曰:嘗聞鳥見其類而后鳴,何不懸鏡以映之。王從其意,鸞睹形悲鳴,哀響中霄,一奮而絕。見《藝文類聚》卷九十引 南朝 宋 范泰 《鸞鳥詩序》。后因以“青鸞”借指鏡。 閩 徐夤 《上陽宮詞》:“妝臺塵暗青鸞掩,宮樹月明黃鳥啼?!?明 湯三江 《題唐玄宗還宮感舊·雙調(diào)夜行船序》套曲:“侍兒扶傍粧臺,懶把青鸞高照?!?清 阮元 《小滄浪筆談》卷三:“青鸞不用羞孤影,開匣常如見故人。”
(4).亦作“ 青鑾 ”。鑾鈴。天子之車衡上有鸞,鸞口銜鈴,故以“青鑾”借指天子車駕。 南朝 齊武帝 《耕藉詔》:“鳴青鸞於東郊,冕朱紘而蒞事?!?南朝 梁 江淹 《倡婦自悲賦》:“侍青鑾以云聳,夾丹輦以霞飛。”
(5).指女子。 唐 王昌齡 《蕭駙馬宅花燭》詩:“青鸞飛入合歡宮,紫鳳銜花出禁中?!?宋 柳永 《木蘭花》詞:“坐中年少暗消魂,爭問青鸞家遠(yuǎn)近。” 明 楊珽 《龍膏記·錯媾》:“偷看,分明舊識青鸞,卻做雙棲新燕?!?清 吳騫 《扶風(fēng)傳信錄》:“二十八日生歸,見惟空室,悵悢若失,乃為詩曰:‘靈瑣知何處,青鸞杳不回?!?/p>
脈脈
脈脈 (mòmò) 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表達(dá)情意。也用以形容水沒有聲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樣子 affectionately 溫情脈脈 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熳郧濉逗商猎律?h3>海闊天高喻天地廣闊,征程遙遠(yuǎn)。 唐 劉氏瑤 《雜曲歌辭·暗別離》:“青鸞脈脈西飛去,海闊天高不知處。” 元 鄭光祖 《王粲登樓》第四折:“結(jié)果了鶚?biāo)]鵬摶力,表明了海闊天高量。”
不知
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劉氏瑤名句,雜曲歌辭。暗別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行行載馳驅(qū),已復(fù)到城市
- 眼前觸景是愁端作者:邵亨貞作品:虞美人 壬子歲元夕,與邾仲羲同客橫泖,羲
- 誰云居室遠(yuǎn),風(fēng)味自可接
- 農(nóng)書甚欲從師授,忍字常須作座銘
- 泱漭云陰積,氤氳風(fēng)雪回。作者:張說作品:奉和圣制野次喜雪應(yīng)制
- 遲君不問宦途事,要知伊傅何如人
- 煙煤朝奠處,風(fēng)雨夜歸時作者:溫庭筠作品:題竹谷神祠(一作谷神廟)
- 橫絕歷四海作者:李白作品:古風(fēng)其四
- 重進(jìn)窗,換鳴瑟作者:辛棄疾作品:賀新郎 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
- 天外數(shù)枝青玉筆,飛入錦囊寒突兀作者:楊萬里作品:過白土嶺,望見芙蓉峰,七八峰最東一峰特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