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黃庭堅(jiān)《顏徒貧樂齋二首》:
衡門低首過,環(huán)堵容膝坐。
四旁無給侍,百衲自纏裹。
論事直如弦,觀書曲肱臥。
饑來或乞食,有道無不可。
注釋參考
四旁
四旁 (sìpáng) 指附近的地方 nearby places給侍
服事;侍奉。 宋 何薳 《春渚紀(jì)聞·兩劉娘子報(bào)應(yīng)》:“其一乃上皇藩邸人,敏於給侍。每上食,則就案析治脯脩,多如上意?!薄睹魇贰r鍾傳》:“初, 鐘 為吏時(shí), 吳江 平思忠 亦以吏起家,為吏部司務(wù),遇 鐘 有恩。至是 鐘 數(shù)延見,執(zhí)禮甚恭,且令二子給侍?!?/p>
百衲
[monk's robe;collection of various materials] 本指僧衣,后指用多材料集成完整物的方式
尋山百衲弊,過海一杯輕。——法照《送無著禪師歸新羅》
詳細(xì)解釋(1).亦作“ 百納 ”。指僧衣。衲謂補(bǔ)綴,百言其多。 唐 李端 《秋日憶暕上人》詩:“雨前縫百衲,葉下閉重關(guān)?!?唐 白居易 《戲贈蕭處士清禪師》詩:“三盃嵬峩忘機(jī)客,百納頭陀任運(yùn)僧?!?宋 蘇軾 《石塔戒衣銘》:“云何此法衣,補(bǔ)緝成百衲?!?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丐僧》:“ 濟(jì)南 一僧,不知何許人。赤足衣百衲?!毕鎰 端挤病罚骸吧砣肟臻T,受盡折磨……身穿百衲,腰系繩索。”
(2).見“ 百衲琴 ”。
纏裹
(1).纏繞裹扎。《東觀漢記·郭丹傳》:“ 丹 無所歸節(jié)傳,以敝布纏裹節(jié),晝伏夜行,求謁 更始 妻子,奉還節(jié)傳?!薄逗鬂h書·董卓傳》:“ 卓 所得義兵士卒,皆以布纏裹,倒立於地,熱膏灌殺之?!?沉從文 《會明》:“旗在 會明 身上謹(jǐn)謹(jǐn)慎慎的纏裹著?!?/p>
(2).裝束;衣著。 宋 蘇轍 《題王詵都尉畫山水橫卷》詩之一:“歸來纏裹任紈綺,天馬性在終難羈。” 宋 蘇泂 《金陵雜興》詩之四:“明日死生猶未必,將何纏裹過秋冬?!?/p>
黃庭堅(jiān)名句,顏徒貧樂齋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