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林景熙《避寇海濱》:
偶動(dòng)乘桴興,孤筇立海頭。
兵塵何處避,春色使人愁。
腥浪翻蛟室,癡支結(jié)蜃樓。
神山空縹緲,水弱不勝舟。
注釋參考
乘桴
乘坐竹木小筏。《論語(yǔ)·公冶長(zhǎng)》:“道不行,乘桴浮於海?!薄度龂?guó)志·魏志·管寧傳》:“遂避時(shí)難,乘桴越海,羈旅 遼東 三十餘年。”后用以指避世。 唐 王維 《濟(jì)上四賢詠》:“已聞能狎鳥(niǎo),余欲共乘桴。” 宋 王安石 《次韻平甫金山會(huì)宿寄親友》:“飄然欲作乘桴計(jì),一到 扶桑 恨未能?!?梁?jiǎn)⒊?《澳亞歸舟雜興》詩(shī):“乘桴豈是先生志,銜石應(yīng)憐后死心。”
孤筇
一柄手杖。謂獨(dú)自步行。 清 湯潛 《衲子道明云瀆川陶古石家菊甚好》詩(shī):“聞道 陶 家菊已開(kāi),乘閑踏過(guò)野橋來(lái)。秋山一路惟紅葉,古逕孤筇半緑苔?!?清 龔自珍 《附錄某生與友人書(shū)》詩(shī):“擬策孤筇避冶游, 上方 一塔俯清秋。”
海頭
海邊。 唐 劉言史 《偶題》詩(shī)之二:“得罪除名謫海頭,驚心無(wú)暇與身愁?!?清 曾燦 《中秋前夕》詩(shī):“有路難歸去,吾兄尚海頭?!?/p>
林景熙名句,避寇海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