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代侯善淵《滿庭芳》:
去質貪華,還淳復古,本源濁以徐清。
卑謙處厚,能弊不新成。
知足無榮無辱,彝然御、非躁非輕。
還知否,存亡得失,進退若虧盈。
如斯全可道,心中出屑,眼里抽釘。
瞳*奕羽,虛谷曠然明。
三氣氤氳密降,純陽煥、形釋心凝。
歸來處,風恬浪凈,明月照寰瀛。
注釋參考
知足
知足 (zhīzú) 知道滿足,滿足于已經得到的 be content with one’s lot 知足常樂無辱
(1).謙詞。猶言不勞枉駕?!蹲髠鳌ふ压辍罚骸胺秦鴥?,請君無辱?!薄秲x禮·士昏禮》:“凡行事必用昬昕,受諸禰庿。辭無不腆、無辱。” 鄭玄 注:“主人不謝來辱?!?賈公彥 疏:“主人不謝來辱者,此亦是不為謙虛,教女正直之義也。”
(2).不受恥辱;不受侮辱。 漢 劉向 《說苑·敬慎》:“諺曰:‘誡無詬,思無辱?!虿徽]不思,而以存身全國者,亦難矣?!薄度龂尽の褐尽ず翁€傳》:“ 太祖 性嚴,掾屬公事,往往加杖。 虁 常蓄毒藥,誓死無辱,是以終不見及。” 清 王夫之 《讀通鑒論·唐昭宣帝三》:“﹝ 丁會 ﹞不北面以推戴弒君之賊,為佐命之勛臣,而身亦可以無辱矣。”
侯善淵名句,滿庭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