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度正《壽章漕》:
蒼蒼閩山高,悠悠閩水清。
厥初萃瑰琦,而世生豪英。
恭惟皇慶歷,當天開文明。
風云千載會,羅列皆名卿。
當時郇國公,致身為阿衡。
勛德著廟社,云仍爛瑤瓊。
迨茲中興來,接武扶炎精。
先烈益以震,煌煌照天京。
藍田得佳種,歷世勤鋤耕。
荏苒歲月久,斗杓符南撐。
得此希代寶,異奏如{音巠}韺。
堂堂粹德容,度量何恢宏。
俾之典風憲,官邪當震驚。
俾之職獻納,國論當丕平。
俾之領樞柄,邊疆當不兵。
俾之坐廟堂,帝業(yè)當盈成。
翻懷千里綬,尺澤揚修名。
皇慈有遠聽,褒章畀一旌。
驅車振末俗,雅意先文盟。
賤子偶在泮,錫朋賦莪菁。
佳節(jié)慶親逢,黃流酌金觥。
愿公接皋夔,愿公齊喬彭。
百年起世德,一旦收家聲。
從容趨玉陛,懷哉一儒生。
注釋參考
驅車
驅車 (qūchē) 乘車或駕車 drive 驅車來到國賓館,首相已在迎門口迎候末俗
(1).謂末世的習俗,低下的習俗。 漢 董仲舒 《士不遇賦》:“生不丁三代之隆盛兮,而丁三季之末俗。” 晉 葛洪 《抱樸子·明本》:“末俗偷薄,雕偽彌深。” 唐 元稹 《戒勵風俗德音》:“末俗偷巧,內荏外剛?!?宋 王安石 《楊劉》詩:“末俗忌諱繁,此理寧復在?” 李大釗 《青春》:“末俗澆漓,未始非為此説者階之厲也。”
(2).世俗之人。指一般平庸的人。 金 王若虛 《高思誠詠白堂記》:“ 樂天 之詩,坦白平易,直以寫自然之趣,合乎天造,厭乎人意,而不為奇詭以駭末俗之耳目?!?元 劉壎 《隱居通議·詩歌三》:“今末俗淺識,殊無知者?!?清 納蘭性德 《雜詩》之三:“吚吚奏《皇華》,末俗自不識?!?/p>
(3).世俗之人。指未出家的人。與“僧侶”相對。 清 顧炎武 《張隱君元明于園中置一小石龕曰仙隱祠征詩紀之》:“猶憐末俗愚難寤,故作幽龕小座供?!?清 納蘭性德 《淥水亭雜識》卷四:“火葬倡於釋氏,末俗因之?!?/p>
雅意
雅意 (yǎyì) 舊時敬辭,用于對方的情意 your kindness;your kind offer 風雅的意趣 delicate interest and charm 敬辭,稱對方的意見 your opinion文盟
猶文壇。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其后 趙公 以文章翰墨著名,位三品,主文盟?!?/p>
度正名句,壽章漕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