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文珦《認(rèn)坐》:
孤蟾如鑒明,照我坐寒更。
列宿光芒淡,滿林風(fēng)露清。
人行守犬吠,猿過宿禽驚。
靜趣憑誰會(huì),忘言對(duì)短檠。
注釋參考
忘言
(1).謂心中領(lǐng)會(huì)其意,不須用言語來說明。語本《莊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三國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隱士,鬚髮皆皓然,策杖從我游,教我要忘言?!?宋 陳師道 《次韻德麟植檜》:“蕭蕭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慚搜句百無功。”
(2).指不借語言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誼?!稌x書·山濤傳》:“后遇 阮籍 ,便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唐 韓愈 《祭薛中丞文》:“況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p>
(3).忘其所言;不須言說。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言事·抗疏中輟》:“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權(quán)奸已敗,即往事果真,亦當(dāng)忘言,此等追敘,似乎蛇足?!?/p>
短檠
矮燈架。借指小燈。 唐 韓愈 《短燈檠歌》:“一朝富貴還自恣,長檠燄高照珠翠;吁嗟世事無不然,墻角君看短檠棄?!?宋 楊萬里 《跋蜀人魏致堯撫乾wan{1|1}言{1~1}書》詩:“雨里短檠頭似雪,客間長鋏食無魚?!?元 王實(shí)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二折:“這噪花枝靈鵲兒,垂簾幙喜蛛兒,正應(yīng)著短檠上夜來燈爆時(shí)。” 清 納蘭性德 《秋水·聽雨》詞:“依舊亂蛩聲里,短檠明滅,怎教人睡。”
釋文珦名句,認(rèn)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蠻花四時(shí)紅,瘴霧日夜浮。作者:陸游作品:初秋夢(mèng)故山覺而有作
- 春情滿眼臉紅消,嬌妒索人饒
- 為誰書到便幡然至今此意無人曉作者:辛棄疾作品:踏莎行 和趙國興知錄韻
- 苑墻東畔欲斜暉,傍苑穿花兔正肥。
- 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作者:呂不韋作品:呂氏春秋·紀(jì)·季春紀(jì)
- 只知楚越為天涯,不知肝膽非一家。
- 林間百鳥恣孳乳,雖欲擊搏知無由
- 山翁今已醉,舞袖為君開作者:李白作品:對(duì)酒醉題屈突明府廳
- 只愛衣裳桃杏淺,誰知肌骨雪霜明作者:楊萬里作品:夏日小飲,分題得菱,用轆轤體
- 樽前侑酒只新詩,何異書魚餐蠹簡作者:蘇軾作品:次韻曹子方運(yùn)判雪中同游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