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Intel CEO帕特·基辛格的退休,Intel未來的發(fā)展路徑成為了業(yè)界關注的焦點。有傳言稱,美國政府正在秘密討論,一旦Intel狀況持續(xù)惡化,將采取何種拯救措施,甚至提出了AMD與Intel合并的假設。然而,AMD CEO蘇姿豐在接受《時代》周刊采訪時明確否認了這一合并傳聞,并表示美國政府并沒有這樣的意圖。
分析師普遍認為,基辛格的離職可能為Intel未來的重組與拆分鋪平道路。許多專家推測,Intel可能會出售其制造業(yè)務,從而專注于芯片設計領域。這一觀點得到了花旗分析師丹利的支持,他指出代工業(yè)務是造成Intel巨額虧損的主要原因,也是董事會耐心耗盡的關鍵因素。
在最近舉行的巴克萊第22屆年度全球技術會議上,Intel臨時聯(lián)席首席執(zhí)行官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和David Zinsner對芯片代工部門的命運做出了最新評論。他們承認,如果明年推出的新芯片制造技術18A無法取得預期中的成功,Intel可能將被迫出售其芯片代工部門。
此前,Intel一直猶豫是否分拆其芯片代工部門,并將希望寄托于18A技術,以期與臺積電和三星的2納米芯片制程競爭。然而,基辛格重振Intel的策略——專注恢復公司的技術優(yōu)勢并推進18A先進制程,同時向外部客戶提供定制化晶圓制造服務——卻導致Intel承受了每季度超過20億美元的虧損。這使得投資人與董事會不得不重新考量方向。
臺積電創(chuàng)始人張忠謀在談及Intel目前的困境時直言,Intel最不該做的就是芯片代工,如果專注AI會好太多。他認為,與AI相比,基辛格似乎更專注于成為代工廠,而現(xiàn)在Intel應該專注于AI領域。目前,Intel既沒有新的戰(zhàn)略,也沒有新的CEO,這兩者都急需找到解決之道。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zhàn),但Intel不會倒下,美國也不可能讓它倒下。Intel已不再只是科技公司,而是地緣政治舞臺上的重要參與者。政策制定者需要認識到Intel在國家安全與經(jīng)濟中的關鍵角色,并期待Intel能在AI的全新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新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