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涉及知名游戲開發(fā)商與電影制作公司的法律糾紛引發(fā)了廣泛關注。據(jù)權威游戲媒體IGN披露,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家電影制作公司Stararblade LLC及其創(chuàng)始人格里菲斯·錢伯斯·梅哈菲(Griffith Chambers Mehaffey),已正式向該州法院提起訴訟,矛頭直指索尼公司及游戲開發(fā)商Shift Up,外加索尼旗下一家未透露名稱的責任保險公司。此次訴訟的核心,是圍繞今年發(fā)布的PS5平臺動作冒險游戲《劍星》所引發(fā)的商標侵權爭議。
Stararblade LLC,這家自2010年起便深耕于“多媒體娛樂服務”領域的公司,業(yè)務范圍廣泛覆蓋電影、紀錄片及音樂視頻制作等多個領域。尤為值得一提的是,Mehaffey先生自2006年起便擁有了stellarblade.com這一域名,顯示出其在該品牌上的深厚積累與前瞻布局。然而,隨著《劍星》游戲的橫空出世,Stararblade的業(yè)務似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據(jù)訴狀所述,該游戲原名《Project Eve》,于2019年由Shift Up首次公布,后于2022年更名為《劍星》,并于2023年初正式發(fā)行。這一更名舉措,據(jù)Mehaffey先生及其團隊聲稱,嚴重干擾了其客戶通過網(wǎng)絡搜索獲取Stararblade相關信息的便利性,進而對其業(yè)務造成了實質(zhì)性的損害。
Mehaffey的代理律師在提交給IGN的聲明中進一步強調(diào),被告方憑借其強大的資源優(yōu)勢,幾乎壟斷了與Stararblade相關的在線搜索結果,導致Mehaffey先生多年苦心經(jīng)營的品牌在網(wǎng)絡世界中黯然失色,甚至威脅到了其賴以生存的生計基礎。此外,律師還指出,《劍星》游戲不僅在名稱上與Stararblade存在“令人困惑的相似性”,其商標設計中的配色方案及“S”字標識風格亦與Stararblade LLC的商標元素不謀而合,進一步加劇了混淆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Shift Up在2023年1月才將《劍星》作為電子游戲商標正式注冊,但Mehaffey先生卻是在同年6月才為Stararblade LLC申請了商標保護,并在一個月后向Shift Up發(fā)出了停止侵權的通知函。面對這一遲來的法律行動,Mehaffey先生堅持認為,《劍星》商標的注冊時間早于其自身商標的申請,且兩者之間存在高度的相似性,這已構成了對其合法權益的侵犯。
若此次訴訟最終勝訴,Mehaffey先生不僅將尋求獲得相應的損害賠償及律師費用,更將要求法院頒布禁令,禁止Shift Up與索尼在未來繼續(xù)使用《劍星》或任何可能引發(fā)混淆的類似名稱,并勒令銷毀所有相關游戲資料,以徹底消除侵權影響。這一案件不僅考驗著法律對于商標權益保護的邊界,也再次提醒了企業(yè)在品牌命名與商標注冊上的謹慎與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