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柏木小船在漂蕩,漂泊蕩漾河中央。垂發(fā)齊眉少年郎,是我心中好對象。至死不會變心腸。我的天啊我的娘!不相信人家的心哪!
柏木小船在漂蕩,漂泊蕩漾河岸旁。垂發(fā)齊眉少年郎,是我傾慕的對象。至死不會變主張。我的天啊我的娘!不相信人家的心哪!
注釋
鄘(yōng):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汲縣北。
泛:浮行。這里形容船在河中不停漂浮的樣子。
中河:河中。
髧(dàn):頭發(fā)下垂狀。兩髦(máo):男子未行冠禮前,頭發(fā)齊眉,分向兩邊狀。
維:乃,是。儀:配偶。
之死:到死。之,到。矢靡它:沒有其他。矢,通“誓”,發(fā)誓。靡它,無他心。
只:語助詞。
諒:相信。
特:配偶。
慝(tè):通“忒”,變更,差錯,變動。也指邪惡,惡念,引申為變心。
鄘風·柏舟問答
問:《鄘風·柏舟》的作者是誰?
答:鄘風·柏舟的作者是佚名
問:鄘風·柏舟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鄘風·柏舟是先秦的作品
問:鄘風·柏舟是什么體裁?
答:詩經(jīng)·國風·鄘風
問: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出自 先秦佚名的《鄘風·柏舟》
問: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的下一句是 髧彼兩髦,實維我儀。
問:出自佚名的名句有哪些?
答:佚名名句大全
鄘風·柏舟賞析
舊說多將這首詩與《邶風》中同名之作混為一談,認為是共姜自誓之作?;蛞詾樾l(wèi)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節(jié),父母欲奪而嫁之,誓而弗許,作此詩(《毛詩序》);或認為是共伯被弒,共姜不嫁自誓,作此詩(三家詩)。古人稱喪夫為“柏舟之痛”,夫死不嫁為“柏舟之節(jié)”,皆原于舊說。而這些舊說多膠柱鼓瑟,實不可取。
其實詩意一看就很明白:主人公原是一個待嫁的姑娘,她選中的對象是一個不到二十的少年郎,——只消看他披著兩髦,尚未加冠就可以知道。姑娘的選擇未能得到母親的同意,所以她滿腔怨恨,發(fā)誓要和母親對抗到底。
這首詩反映了《詩經(jīng)》時代民間婚戀的現(xiàn)實狀況:一方面,人們在政令許可的范圍內(nèi)仍享有一定的性愛自由,原始婚俗亦有傳承;另一方面普遍的情況已是“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非媒不得”(《齊風·南山》),禮教已通過婚俗和輿論干預(yù)生活。所以詩中女子既自行擇歡,卻又受到母親的制約。而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詩中也就表現(xiàn)了青年男女為了爭取婚戀自由而產(chǎn)生的反抗意識,這是一個很新很有價值的信息。
這首詩還接觸到一個更為普遍的社會問題:無論古今中外,在擇偶的問題上,母親和女兒的意見往往不能一致。母親相中的,女兒不屑一顧;女兒中意的,母親堅決不準帶回家來。這種事不但古代有,今天還有;不但中國有,外國也有。例如白俄羅斯民歌《媽媽要我出嫁》中,媽媽給女兒挑了好多人家,女兒的表態(tài)都是“媽媽我不嫁給他!”印度尼西亞民歌《哎喲媽媽》中,女兒為自己辯解說:“哎喲媽媽,你不要對我生氣,年輕人就是這樣相愛?!?/p>
媽媽也曾年輕過,為什么一旦成了媽媽,就不理解年輕人的心思了呢?這是因為女兒是跟著感覺走,而媽媽多了些歲數(shù),就多了些世故。這是因為媽媽健忘,多了些功利,就少了些熱情;多了些理智,就少了些感覺。老是看家底呀,看文憑呀,看幾大件呀,女兒都煩透了。殊不知“甜蜜的愛情從哪里來?是從那眼睛里到心懷”——與家底無關(guān)、與文憑無關(guān)、與幾大件也無關(guān)。
母女的意見不統(tǒng)一,愛情就發(fā)生了危機。女兒要么放棄己見,要么作堅決的抗爭。看來詩中女主人公是持后一種態(tài)度的:至死誓靡它!堅決到這種程度,母親也就難辦了。但要為娘的改變主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女主人公一面誓死維護愛情,一面從內(nèi)心發(fā)出沉重的嘆息:娘呀天啊,為什么就不相信我是有眼力的呢!這一聲嘆息,使得詩的內(nèi)容變得沉甸甸的。
和《國風》、《小雅》中的多數(shù)篇章一樣,這也是一首歌詞。在形式上屬于典型的兩章疊詠:中心意思在第一章中已經(jīng)說完,但只唱一遍不夠味;所以第二章變易韻腳上的字,將同樣的意思再唱一遍。實際上也就一支曲子,兩段歌詞,結(jié)尾處以詠嘆作副歌。這種形式,在當代歌曲中,也還是很常見的。
- 次韻王荊公題西太乙宮壁二首風急啼烏未了,雨來戰(zhàn)蟻方酣。真是真非安在,人間北看成南。
- 國清寺穿松渡雙澗,宮殿五峰圍。小院分寒水,高樓半落暉。葉從金地下,云向玉京飛。欲問西來意,誰傳智者衣。
- 次茂洪韻披嵐長嘯和巖洞,衣汗未冷毛發(fā)知。貪奇甘戀足欲駐,擁鼻將返心還疑。清音來賢只過目,亭下樹邊俱欠詩。歸輿漸受雨沾灑,客蓋轉(zhuǎn)適風傾欹。出門倚澗得雄觀,放泉出匱供游嬉。勉賡新句未為報,他年共陷非公誰。
- 如夢令照水粉梅開盡。春殘峭寒猶甚。秋氣著人衣,斗帳玉兒生暈。那更。那更。簾外月斜風橫。
- 鷓鴣天桃李漫山過眼空。也宜惱損杜陵翁。若將玉骨冰姿比,李蔡為人在下中。尋驛使,寄芳容。垅頭休放馬蹄松。吾家離落黃昏后,剩有西湖處士風。
- 早梅園中有早梅,年例犯寒開。少婦爭攀折,將歸插鏡臺。①猶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 永龍吟(洞天)翠空縹緲虛無,算唯海上蓬瀛好。瓊瑤宮闕,蕊珠臺榭,玲瓏繚繞。弱水沈冥,瑞云遮隔,幾人曾到。四明中,自有神仙洞府,煙霞里、知多少??靶Ξ斈昕窨?,愛休官、何須入道。婆娑綠發(fā)垂肩,著甚黃冠烏帽。花底金船,月邊玉局,盡能遲老。待丹成九轉(zhuǎn),飄然駕鶴,卻游三島。
- 良月十六日以祈晴宿齋郊壇寺僧拉登梅巖讀高祝冊頌九重,郊丘以晴禱。小臣職駿奔,單車倦涂潦,崇阜逾巘崿,層壇敷千藁右興念經(jīng)始,面勢若天造。濤云日兩潮,幄霧山四抱。袍毳亦可人,杖藜共幽討??菝钒翈r晚,陰壑得寒早。勛華昔同來,奎文絢麗藻。山靈沐高澤,虹彩軼晴吳。苔蹊幾窘步,棕干撐健倒。嵌竇咽泉流,金石韻擊考。齋廬耿燈青,簷花垂帶縞??鄳z風力癡,未快霾陰掃。排云出烏輪,測景進黃道。六合還清明,煙霞愿投老。
- 酬勾評事閑庭欹枕正悲秋,忽覺新編浣遠愁。才薄只愁安雁戶,年高空憶復(fù)漁舟。鷺翹皓雪臨汀岸,蓮裊紅香匝郡樓。對景卻慚無藻思,南金荊玉卒難酬。
- 寄題哀賢亭蒼蒼墓門樹,亦有黃鳥哀。賢者不在世,常恨埋蒿萊。山根入溪泉,流響出夜臺。東方見子胥,助濤高崔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