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記上層樓
予弱冠之年,隨牒江東漕闈,嘗與友人暇日命酒層樓。不惟鐘阜、石城之勝,班班在目,而平淮如席,亦橫陳樽俎間。既而北歷淮山,自齊安溯江泛湖,薄游巴陵,又得登岳陽樓,以盡荊州之偉觀。孫劉虎視遺跡依然,山川草木,差強人意。洎回京師,日詣豐樂樓以觀西湖。因誦友人“東南嫵媚,雌了男兒”之句,嘆息者久之。酒酣,大書東壁,以寫胸中之勃郁。時嘉熙庚子秋季下浣也。
記上層樓,與岳陽樓,釃酒賦詩。望長山遠(yuǎn)水,荊州形勝,夕陽枯木,六代興衰。扶起仲謀,喚回玄德,笑殺景升豚犬兒。歸來也,對西湖嘆息,是夢耶非?
諸君傅粉涂脂,問南北戰(zhàn)爭都不知。恨孤山霜重,梅凋老葉;平堤雨急,柳泣殘絲。玉壘騰煙,珠淮飛浪,萬里腥風(fēng)送鼓鼙。原夫輩,算事今如此,安用毛錐?
翻譯和注釋
譯文
我曾經(jīng)和朋友們在閑暇的時間登上高樓,叫人備酒。不僅鐘阜石城的景色歷歷在目、明朗清楚,而且淮河平靜無浪,像是席子一樣,近在咫尺。我還向北游歷了淮山,走過齊安,洞庭湖,泛游了巴陵郡登上了岳陽樓,看盡了荊州所有的雄偉風(fēng)景。孫權(quán)、劉備如虎之雄視遺跡的場景依然在眼前,山河草木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到了京都,前往豐樂樓去看西湖之景。因為誦讀了朋友“東南嫵媚,雌了男兒”的句子,人們嘆息了許久。酒醉后,往東邊墻壁上大肆揮毫,寫出胸中郁悶之氣。正值理宗嘉熙四年秋季的下旬。
曾記得,年少時遠(yuǎn)游各地,登建康的高樓與湖南岳陽樓,飲酒賦詩的興致。望連綿高山和遠(yuǎn)去的江水,顯示出荊州的優(yōu)越地勢,看落日余暉映照枯黃的樹木,不禁感嘆六朝的興盛與衰退。應(yīng)扶起孫權(quán),喚回劉備,把劉表的豬狗兒都笑個死?;氐骄熍R安,面對著西湖嘆息,這是在做夢不是?
諸君只顧涂抹脂粉百事不問,就連南北戰(zhàn)爭都不知。恨孤山的白霜太厚,使梅花凋零老了葉子;平堤上的雨下得太急,使柳條衰殘像在哭泣。壘山烽煙騰起,淮河水飛濺惡浪,萬里腥風(fēng)送來戰(zhàn)鼓聲不息。想如今國事已敗壞至此,怎用得上文人去耍筆桿子!
注釋
沁園春:詞牌名,雙調(diào),一百一十四字。上片十三句,四平韻;下片十二句,五平韻。
弱冠之年:古時男子滿二十歲時舉行冠禮,故稱二十歲為弱冠之年。
隨牒江東漕闈(cáowéi):指參加江南東路漕司所舉辦的牒試。牒試相當(dāng)于省試,參加者為官員子弟。
鐘阜(fù):即鐘山。石城:即石頭城。均在建康(今江蘇南京市)。
樽俎(zūn zǔ):古代盛酒食的器物。
齊安:黃州的古稱。治所在今湖北黃岡縣。
巴陵: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岳陽市。
洎(jì):及,到。
詣:往,到。豐樂樓:在臨安豐豫門外。原名眾樂亭,后改為聳翠樓。
嘉熙庚子:即理宗嘉熙四年(1240)。下浣:下旬。
景升:東漢末劉表,字景升,曾任荊州刺史。
玉壘:玉壘山,在四川茂汶羌族自治縣。
珠淮:指淮河。
鼓鼙(pí):戰(zhàn)鼓。鼙,為騎兵用的小鼓。
原夫輩:指文墨之士。原夫,為程試律賦中之起轉(zhuǎn)語助詞。
毛錐:毛筆。
沁園春·記上層樓問答
問:《沁園春·記上層樓》的作者是誰?
答:沁園春·記上層樓的作者是陳人杰
問:沁園春·記上層樓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沁園春·記上層樓是宋代的作品
問:沁園春·記上層樓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予弱冠之年,隨牒江東漕闈,嘗與友人暇日命酒層樓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予弱冠之年,隨牒江東漕闈,嘗與友人暇日命酒層樓 出自 宋代陳人杰的《沁園春·記上層樓》
問:予弱冠之年,隨牒江東漕闈,嘗與友人暇日命酒層樓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予弱冠之年,隨牒江東漕闈,嘗與友人暇日命酒層樓 的下一句是 不惟鐘阜、石城之勝,班班在目,而平淮如席,亦橫陳樽俎間。
問:出自陳人杰的名句有哪些?
答:陳人杰名句大全
沁園春·記上層樓賞析
嘉熙四年(1240年),蒙古侵略軍正從東西兩面對南宋發(fā)起進攻,國家處于風(fēng)雨飄搖之中。而南宋當(dāng)局卻依然沉酣于湖山之樂,士大夫們“傅粉涂脂”,窮奢極侈,連南北之間正在進行生死存亡的激戰(zhàn)都不知道。對此,作者滿懷悲憤和憂慮,在豐樂樓上題寫了這首抒發(fā)胸中勃郁之氣的《沁園春》。
- 沁園春 鶴答和,寄可與郎中昔自九*,慕翁而來,何期歲年。記初為翁客,獻千百壽,后為翁友,得兩三篇。夜夜飛鳴,朝朝起舞,不是賞音誰見憐。追隨久,盡人多怨者,我獨欣然。翁今猶未高遷。便離卻交游載月船。想西巖夢我,大綱坡老,繡江畜我,小樣逋仙。二老風(fēng)流,他時相約,須到西湖煙水邊。孤山路,看云間來迓,秋影翩翩。
- 送從子令憲西歸弟兄親友劍南州,別思如山浩不收。家問稀疏人跡絕,眼明從子慰羈愁。
- 失調(diào)名巧畫遠(yuǎn)山眉。
- 燒歌起來望南山,山火燒山田。微紅夕如滅,短焰復(fù)相連。差差向巖石,冉冉凌青壁。低隨回風(fēng)盡,遠(yuǎn)照檐茅赤。鄰翁能楚言,倚插欲潸然。自言楚越俗,燒畬為早田。豆苗蟲促促,籬上花當(dāng)屋。廢棧豕歸欄,廣場雞啄粟。新年春雨晴,處處賽神聲。持錢就人卜,敲瓦隔林鳴。卜得山上卦,歸來桑棗下。吹火向白茅,腰鐮映赪蔗。風(fēng)驅(qū)槲葉煙,槲樹連平山。迸星拂霞外,飛燼落階前。仰面呻復(fù)嚏,鴉娘咒豐歲。誰知蒼翠容,盡作官家稅。
- 聞笛卸帆沽酒荻花村,水色天光凈不分。霜月凄涼何許笛,一聲吹裂洞霆云。
- 李堅甫凈居雜題一十三首琴室將何寫幽意,有此古桐聲。為問好彈處,誰來聽蟹行。
- 夏致宏方城道中以詩見寄避地窮山秋雨仍作因柴門面直面排青面壁,山木面凋霜疏寂面歷。西風(fēng)吹雨眾山昏,聲落茅檐斷還滴。每讀離騷傷遠(yuǎn)游,一為遷客又經(jīng)秋。四時代謝不停軌,澂江萬古長悠悠。丹楓蕙葉照巖壑,物態(tài)故欲增繁憂。詩成滿岫濕煙起,寸心折盡空搔頭。
- 贈葉大明大明標(biāo)榜葉氏子,自稱后村門下士。誤言木吉孛為災(zāi),后村曾發(fā)一笑來。其師流傳說如此,寧知禍福乃不爾。犀腰貂首徒勞人,甘藜豢藿無苦辛。我生有命殊六六,木孛循環(huán)相起伏。袖中莫出將相圖,盡洗舊學(xué)讀吾書。
- 次俞簿韻昔賢識紫芝,不恨生叔季。同寮得若人,襟宇極沖粹。相過鄙吝忘,滿抱昔賢意。傍睨褦襶兒,真堪裂人眥。棋枰消暇日,竹軒蔭疎翠。不作沮洳臨,纖鉤笑侯喜。愛此小泓渟,歷亂青鈿委。大篇副么荷,乞一仍得二。政須傳生徒,未暇藏篋笥。辭源深莫窮,歸牛定浮鼻。紫芝不詩鳴,較君同而異。游藝復(fù)友賢,老懷隨所寄。莫嗤學(xué)奕秋,更想鴻鵠至。
- 貴溪道中四絕晚投村舍款此扉,一望門前野色微。西日墮云斜照盡,半山秋雨落馀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