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維既張弛,穹壤托高厚
出自宋代李廌《過具茨諸山始達嵩少》:
初踰千峰時,千峰各呈秀。
抵茲嵩高前,始覺眾山陋。
恃此一柱力,天地敢分剖。
四維既張弛,穹壤托高厚。
卿云冪上國,秀色連楚藪。
眾峰無聳峭,配此真培塿。
固將倍十百,何止吞八九。
余身一草木,乃欲擅去取。
出類復何言,聊貽澗濱叟。
注釋參考
四維
四維 (sìwéi) 古代指禮、義、廉、恥四種道德準則,認為是維系國家所必需的 four moral standards in ancient times 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指東南、東北、西南和西北四角 northeast,southeast,southwest,and northwest 帝張四維,運之以斗…——《淮南子》 指四方 all sides 流落四維 即四肢 limbs 因于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端貑枴ど鷼馔ㄌ煺摗贰qR蒔注:“四維者,四肢也。”張弛
張弛 (zhāngchí) 一緊一松 tension alternating with relaxation 學習要張弛結合穹壤
指天地。《文選·沉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思所以克播遺塵,敝之穹壤?!?張銑 注:“言使遺塵之聲,與天地同敝?!薄吨軙x蕩公護傳論》:“若斯人者,固以功與山岳爭其高,名與穹壤齊其久矣?!?宋 陸游 《北望》詩:“豈無豪杰士,憤氣塞穹壤。” 元 薩都剌 《為姑蘇陳子平題黃公望<山居圖>》詩:“人生穹壤貴自攄,布韋軒冕奚錙銖?!?/p>
高厚
(1).高度和厚度?!蹲髠鳌ざü迥辍罚骸俺遣恢吆瘢〈蠛沃??” 北齊 邢邵 《為文襄帝讓尚書令表》:“助日月之光華,增天地之高厚?!?/p>
(2).指皇天后土。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北郊議論》:“夫祀者,自有以感於無,自實以通於虛,必以類應類,以氣合氣,然后可以得而親,可以冀其格。今祭地於圜丘,以氣則非所合,以類則非所應,而求高厚之來享,不亦難乎!”
(3).謂恩德深厚。 清 龔自珍 《明良論一》:“內外官吏皆忘其身家以相為謀,則君臣上下之交,何事不成? 漢 臣 董仲舒 曰‘被潤澤而大豐美’者,此也,朝廷不愈高厚,宇宙不愈清明哉!” 魯迅 《書信集·致楊霽云》:“《集外集》止抽去十篇,誠為‘天恩高厚’?!?/p>
(4).高尚厚道。 宋 曾鞏 《代皇子延安郡王謝表》:“此蓋伏遇皇帝陛下心潛高厚,智極精微。推廣愛之仁,以隆於父子;盡大公之義,以篤于君臣?!?明 程羽文 《鴛鴦牒》:“ 班婕妤 左九嬪,高厚渾樸,永巷索居?!?/p>
(5).《左傳·襄公十六年》:“ 齊 高厚 之詩不類?!焙笠蛞浴案吆瘛敝冈娮鞑患?。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雜記上》:“ 何僧智 者,嘗于 任昉 坐賦詩,而言其詩不類。 任 云:‘卿詩可謂高厚?!?何 大怒曰:‘遂以我為狗號!’”
李廌名句,過具茨諸山始達嵩少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