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百事足,鴻都無不有
出自宋代蘇轍《畫學董生畫山水屏風》:
承平百事足,鴻都無不有。
策牘試篆隸,丹青寫飛走。
紛然四方集,狐兔卒林藪。
何人知有益,長嘯呼鷹狗。
奔逃走城邑,驚顧念糊口。
素屏開白云,稱我茅檐陋。
濡毫愿揮酒,峰巒映巖竇。
巨石連地軸,飛布瀉天漏。
縈山一徑通,過水微橋構(gòu)。
山家煙火然,遠寺晨鐘叩。
僧從何方來,行速午齋后。
有客呼渡船,隔水惟病叟。
聽然發(fā)一笑,此處定真否。
人生初偶然,與此誰夭壽。
厄窮妄自憐,一醉輒日富。
客至亦茫然,邊我沽斗酒。
注釋參考
承平
承平 (chéngpíng) 太平;持久太平 peace 今累世承平,豪富吏民。——《漢書·食貨志》 承平日久百事
各種事務;事事?!稌に吹洹贰凹{于百揆,百揆時敘” 孔 傳:“ 舜 舉八凱,使揆度百事,百事時敘,無廢事業(yè)?!薄妒酚洝せ搓幒盍袀鳌罚骸皩徍罋又∮?,遺天下之大數(shù),智誠知之,決弗敢行者,百事之禍也。”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天部二》:“ 呂公忌 曰:‘九日天明時,以片餻搭兒女頭額。’更祝曰:‘愿兒百事俱高?!?茅盾 《子夜》十七:“我就是百事無味,心神不安!”
都無
倘無,若無。 宋 辛棄疾 《鷓鴣天·讀淵明詩不能去手戲作小詞送之》詞:“晚歲躬耕不怨貧,隻雞斗酒聚比隣。都無 晉 宋 之間事,自是 羲皇 以上人?!?鄧廣銘 箋注:“‘都無’當作‘倘無’解。 陶淵明 生於 東晉 末年,卒於 劉宋 初年。其時內(nèi)多篡弒之禍,而北方則先后分處於 十六國 統(tǒng)治下……故 稼軒 作此設(shè)詞,以為若無 晉 宋 之間事,則彼自是 羲皇 上人耳?!?/p>
不有
不有 (bùyǒu) 沒有 be without;do not have;heve not;there is no (not) 無所不有?!队莩跣轮尽で锫曉娮孕颉?有五谷之實而不有其名?!鳌だ顫O《閑情偶寄·種植部》蘇轍名句,畫學董生畫山水屏風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