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寶曇《畫水仙梅山樊》:
生香故觸人,異質(zhì)偶同調(diào)。
喚作黃家花,弟兄一語妙。
注釋參考
生香
(1).散發(fā)香氣。 唐 薛能 《杏花》詩:“**第一流,手中移得近青樓?!?/p>
(2).指蕓香。 南朝 陳 徐陵 《<玉臺新詠>序》:“高樓紅粉,仍定魚魯之文;辟惡生香,聊防羽陵之蠹?!?吳兆宜 注引《典略》:“蕓臺香辟紙魚蠹?!?/p>
(3).麝香品類之一。 唐 許渾 《寄題南山王隱居》詩:“隨蜂收野蜜,尋麝采生香?!?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獸二·麝》﹝集解﹞引 蘇頌 曰:“其香有三等:第一生香,名遺香,乃麝自剔出者。然極難得,價同明珠。其香聚處,遠近草木不生或焦黃也?!?/p>
異質(zhì)
(1).特異的資質(zhì)、稟賦?!度龂尽の褐尽の涞奂o》“以軍師 華歆 為御史大夫”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文俗之吏,高才異質(zhì),或堪為將守?!?清 劉大櫆 《蝠巢翁傳》:“翁生而有異質(zhì)?!?/p>
(2).指某種材料的特異質(zhì)地。比喻才能出眾的人。 清 戴名世 《綠蔭齋古桂記》:“物理之盛衰,何常之有?良材異質(zhì)辱於匹夫之手者多矣!”
(3).不同資質(zhì)。 三國 魏 應(yīng)璩 《與廣川長岑文瑜書》:“賢圣殊品,優(yōu)劣異質(zhì)?!?/p>
(4).指形體不同。《文選·木華<海賦>》:“瑕石詭暉,鱗甲異質(zhì)?!?李善 注:“異質(zhì),殊形也?!稄V雅》曰:‘質(zhì),驅(qū)也。’” 明 李東陽 《與姜用貞》詩之一:“叢蘭絶低小,隱約幽巖姿……小大固異質(zhì),託交乃其宜。”
同調(diào)
同調(diào) (tóngdiào) 音調(diào)相同 same tone 比喻志趣或主張相同的人 person with same common purpose or taste 引為同調(diào)釋寶曇名句,畫水仙梅山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