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游得二子,晤對不在多
出自宋代黃庭堅《丙寅十四首效韋蘇州》:
雪霽草木動,春融煙景和。
嘉晨掩關(guān)坐,如此節(jié)物何。
同游得二子,晤對不在多。
注釋參考
同游
見“ 同游 ”。
亦作“ 同游 ”。1.互相交往?!秶Z·齊語》:“世同居,少同游,故夜戰(zhàn)聲相聞,足以不乖?!薄盾髯印しㄐ小罚骸?曾子 曰:‘同游而不見愛者,吾必不仁也?!?梁啟超 《新中國未來記》第三回:“這兩位先生同里,少同學(xué),長同游,壯同事?!?/p>
(2).一同游覽。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捷悟》:“ 王東亭 作 宣武 主簿,嘗春月與 石頭 兄弟乘馬出郊,時彥同游者連鑣俱進?!?朱自清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 平伯 同游 秦淮河 ?!?/p>
(3).指同游者;同伴。 唐 許渾 《秋思》詩:“琪樹西風(fēng)枕簟秋, 楚 云 湘 水憶同游。”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海公子》:“﹝ 張生 ﹞開尊自酌,恨無同游?!?/p>
得二
(1).謂善于憑借正反兩方面的條件,及時因勢利導(dǎo),以達目的。二,指陰、陽。亦具體指吉與兇、善與惡、得與失等。語本《易·繫辭下》:“因貳以濟民行,以明失得之報?!?孔穎達 疏:“貳,二也。謂吉兇二理,言《易》因自然吉兇二理以濟民之行也。欲令趨吉而避兇,行善而不行惡也?!薄段倪x·任昉<王文憲集序>》:“體三才之茂,踐得二之機。” 李善 注:“子曰:‘知幾其神乎! 顏氏 之子,其殆庶幾乎!有不善,未嘗不知,知而未嘗復(fù)行?!?韓康伯 曰:‘在理則昧,造形則悟, 顏子 之分也,失之於幾,故有不善,得之於二,不遠而復(fù),故知之未嘗復(fù)行也?!?/p>
(2).謂一舉而得雙虎。 春秋 魯 大夫 卞莊子 刺虎的故事。見《史記·張儀列傳》?!稌x書·姚萇載記》:“吾欲移兵嶺北,廣收資實,須 秦 弊 燕 迴,然后垂拱取之。兵不血刃,坐定天下,此 卞莊 得二之義也?!?/p>
晤對
會面交談。 宋 王讜 《唐語林·豪爽》:“又有少年,勢似疎簡,自云:‘ 辛 氏郎君,來謁丞相?!段顚χg,未甚周至。” 元 張養(yǎng)浩 《山中拜除自和》:“何時晤對安心竟,拂落菱花不用臺。”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每當晤對,夜以繼日?!?/p>
不在
不在 (bùzài) 指不位于或處于某處 be out;be not in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機房上班上 婉稱人去世了 pass away 長征干部大部分都不在了黃庭堅名句,丙寅十四首效韋蘇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