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無同升公,空谷飽藜莧
出自宋代李新《雜言二章送柳慎徽赴道州教授》:
荷衣老長官,擁紬呼衙晚。
黃閣有造父,伏驥起編棧,廣文局如水,何人檄慵慢。
豈無同升公,空谷飽藜莧。
寄書獲我心,正須衡陽雁。
注釋參考
同升
謂與己一同升遷。《論語·憲問》:“ 公叔文子 之臣大夫 僎 與 文子 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大夫 僎 本 文子 家臣,薦之使與己并為大夫,同升在公朝。”《后漢書·吳良傳》:“臣 蒼 榮寵絶矣,憂責深大,私慕 公叔 同升之義,懼於 臧文 竊位之罪,敢秉愚瞽,犯冒嚴禁。”《三國志·吳志·陸遜傳》:“﹝ 遜 ﹞又謂 諸葛恪 曰:‘在我前者,吾必奉之同升;在我下者,則扶持之。’”
谷飽
謂以谷食充饑。 漢 王充 《論衡·道虛》:“道家相夸曰:‘真人食氣,以氣而為食?!蕚髟唬骸硽庹邏鄱凰?,雖不穀飽,亦以氣盈?!擞痔撘病!?/p>
藜莧
藜和莧。泛指貧者所食之粗劣菜蔬。 唐 韓愈 《崔十六少府攝伊陽以詩及書見投因酬三十韻》:“三年國子師,腸肚習藜莧?!?元 洪希文 《送林景惠和興化教諭》詩之三:“五年飽黎莧,麤糲甘我腸。” 清 唐孫華 《蔬食》詩:“生平藜莧腸,雅不饕肉食?!?/p>
李新名句,雜言二章送柳慎徽赴道州教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