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石爭如識一丁,長槍得勝毛錐子
出自宋代王邁《送洪承信儒發(fā)西上》:
詩是同不址杯水,明經(jīng)談笑博青紫。
兩石爭如識一丁,長槍得勝毛錐子。
夫君稽古歲月深,雕蟲童習(xí)素所恥。
奮身刀劍亦借徑,未能免俗聊爾耳。
朝來免胄翰墨場,妙發(fā)穿楊三昧矢。
神人換鼻許正郎,朱衣點頭相行季。
仙霞絕頂雪漫天,快上扶折九萬里。
明春躍馬白玉京,都人爭看龍燒尾。
應(yīng)笑向來點額人,方上橋門趨劍履。
便須破費千黃金,邀儂一醉長安市。
注釋參考
爭如
(1).怎么比得上。 前蜀 韋莊 《夏口行》詩:“雙雙得伴爭如雁?一一歸巢卻羨鵶?!薄肚貋懔鶉皆挕肪砩希骸褒埢⑽茨軤幧琊?,爭如兩個上將軍?” 元 馬致遠(yuǎn) 《岳陽樓》第二折:“爭如我蓋間茅屋臨幽澗,披片ma{1|1}衣坐法壇?”
(2).猶怎奈。 唐 駱浚 《題度支雜事典庭中柏樹》詩:“爭如燕雀偏巢此,卻是鴛鴦不得棲。” 宋 晏幾道 《臨江仙》詞:“爭如南陌上,占取一年春?!?/p>
(3).猶不如。 宋 辛棄疾 《婆羅門引》詞:“爭如不見;才相見、便有別離時。”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八:“譬如往日害相思,爭如今夜懸梁自盡,也勝他時憔悴死?!薄度龂萘x》第十九回:“ 玄德 既知能啖父,爭如留取害 曹瞞 ?!?清 丁澎 《見燕》詩:“相期定似逢寒食,乍見爭如説故鄉(xiāng)?!?/p>
一丁
(1).一個成年男子。《宋書·孝武帝紀(jì)》:“制 荊 、 徐 、 兗 、 豫 、 雍 、 青 、 冀 七州統(tǒng)內(nèi),家有馬一匹者,蠲復(fù)一丁?!?唐 白居易 《新豐折臂翁》詩:“無何 天寶 大徵兵,戶有三丁點一丁?!?/p>
(2).《舊唐書·張弘靖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辨誤三》:“ 竇蘋 《唐書音訓(xùn)》云:‘丁恐當(dāng)作個?!鑷L以 竇 説雖當(dāng),而無所據(jù)。偶讀 孔毅父 《續(xù)世説》,引 宏靖 曰:‘汝曹能挽兩石弓,不若識一箇字’,乃作此箇字。因知箇誤為丁,無可疑者?!薄岸 迸c“個”形近,故誤。后因謂不識字或?qū)W極淺陋者為不識一丁。 元 無名氏 《舉案齊眉》第一折:“睜眼苫眉捻髩鬚,帶包巾一頂,繫環(huán)絳一付,怎知他不識字一丁無?!薄睹魇贰ね跞饌鳌罚骸拔穆氂形醋R一丁,武階亦未挾一矢。”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新淦筆工》:“妍媸能否惟在上所使,此筆區(qū)區(qū)正其比;我生識字僅一丁,眼前所見徒 毘陵 ?!?/p>
(3).一枚釘子。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辯證二》:“《雷公炮炙論》云:‘以桂為丁,以釘木中,其木即死。’一丁至微,未必能螫大木,自其性相制耳。”
長槍
長槍 (chángqiāng) 一種長柄尖頭或利刃的沖刺或投擲武器 spear 槍管長的火器的統(tǒng)稱 long-barrelled gun得勝
得勝 (déshèng) 取得勝利 succeed;win a victory;triumph 旗開得勝,馬到成功毛錐子
毛筆的別稱。因其形如錐,束毛而成,故名。《舊五代史·漢書·史弘肇傳》:“ 弘肇 又厲聲言曰:‘安朝廷,定禍亂,直須長槍大劍,至如毛錐子,焉足用哉!’三司使 王章 曰:‘雖有長槍大劍,若wu{1-1}毛錐子,贍軍財富,自何而集?’” 黃葆楨 《醉后看弄烏古刀》詩:“安用毛錐子,何如屠狗豪?”
王邁名句,送洪承信儒發(fā)西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