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士漫談道,夏蟲豈知霜
出自宋代蘇轍《和子瞻和陶淵明雜詩十一首》:
紅爐厄夏景,團(tuán)扇悲秋涼。
來鴻已遵渚,去燕亦辭梁。
冰蠶懷凍藪,火鼠安炎鄉(xiāng)。
曲士漫談道,夏蟲豈知霜。
物化何時(shí)休,嘆息此路長(zhǎng)。
注釋參考
曲士
鄉(xiāng)曲之士。比喻孤陋寡聞的人。《莊子·秋水》:“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曰:“曲士,鄉(xiāng)曲之士也?!薄段倪x·左思<吳都賦>》:“齷齪而筭,顧亦曲士之所嘆也?!?劉逵 注:“曲,謂僻也。言筭量 蜀 地,亦是曲僻之士?!?宋 王安石 《圣賢何常施》詩:“曲士守一隅,欲以齊萬物?!?況周頤 《蕙風(fēng)詞話》卷十四:“詞雖不工,具徵 天水 詞學(xué)之盛。下至方伎曲士,亦觕諳宮商?!?梁?jiǎn)⒊?《新民說》第五節(jié):“彼曲士賤儒動(dòng)輒援‘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等偏義。”
漫談
漫談 (màntán) 不拘形式地談體會(huì)或發(fā)表意見 random talk;(have an) informal discussion 聽完報(bào)告咱們漫談一下吧夏蟲
(1).夏天的蟲。 唐 元稹 《表夏》詩之七:“云鴻方警夜,籠雞正鳴曉……草厭夏蟲多,蜩螗定相擾?!?章炳麟 《菌說》:“麋鹿食薦,夏蟲茹腐,非甘之也。彼生乎其地,長(zhǎng)乎其時(shí),則自以為適矣?!?/p>
(2).比喻識(shí)見短淺的人。用《莊子·秋水》典。 晉 葛洪 《抱樸子·勤求》:“幼弱則未有所知,衰邁則歡樂并廢……況於全百年者,萬未有一乎?諦而念之,亦無以笑彼夏蟲朝菌也?!?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隋書》:“ 宋 以后人不知古義,以緯書為怪誕,妄詆 鄭君 ,亦夏蟲之見矣。”參見“ 夏蟲語冰 ”。
蘇轍名句,和子瞻和陶淵明雜詩十一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燕市悲歌又送君,目隨征雁過寒云。作者:李涉作品:送魏簡(jiǎn)能東游二首
- 蓐食徇所務(wù),驅(qū)牛向東阡。
- 我與先生,夙期已久,人間無此。
- 半租豈不薄,尚竭力與筋作者:元稹作品:旱災(zāi)自咎,貽七縣宰同州時(shí)
- 獨(dú)有袁宏正憔悴,一樽惆悵落花時(shí)。作者:溫庭筠作品:寄岳州李外郎遠(yuǎn)
- 此曲彈未半,高堂如空山作者:岑參作品:秋夕聽羅山人彈三峽流泉
- 書生性命可輕試,拿舟早傍沙灣泊作者:黎廷瑞作品:烏沙夾阻風(fēng)
- 就巖阿深處,結(jié)層屋,上空蒙作者:張可久作品:木蘭花慢 德清縣圃愛山亭
- 莫似昔賢夸獨(dú)樂,與人同處首應(yīng)回
- 記憶當(dāng)時(shí),剡中情味,一溪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