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克莊《贈庸齋》:
挾策端平偶見遺,不旋踵已遇嘉熙。
雖聞棲楚叩墀語,不見陽城伏合時。
下殿君能和富范,上房吾愿讓夷夔。
或疑廉藺曾相避,知兩翁心更有誰。
注釋參考
不見
不見 (bùjiàn) 不曾相見 do not see;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丟失 be lost;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zhuǎn)身就不見了陽城
(1). 春秋 時 楚國 貴族的封邑?!段倪x·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嫣然一笑,惑 陽城 ,迷 下蔡 ?!?李善 注:“ 陽城 、 下蔡 ,二縣名,蓋 楚 之貴介公子所封,故取以喻焉?!?唐 李商隱 《無題》詩:“春風(fēng)自共何人笑?枉破 陽城 十萬家。”
(2).古城樓名?!段倪x·左思<蜀都賦>》:“結(jié) 陽城 之延閣,飛觀榭乎云中。” 劉逵 注:“ 陽城 , 蜀 門名也?!?/p>
(3).山名?!蹲髠鳌ふ压哪辍罚骸八脑?、 三涂 、 陽城 、 大室 、 荊山 、 中南 ,九州之險也。” 楊伯峻 注:“古 陽城 在今 河南 登封縣 東南,俗名曰 城山嶺 ?!眳㈤?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河南府·登封縣》。
伏合
據(jù)《新五代史·李琪傳》載, 唐 朝 大明宮 中的 紫宸殿 稱閤,是天子于朔望日接見群臣的便殿(一說為前殿,見 宋 王溥 《唐會要·大明宮》)。后因以“伏閤”指朝臣俯伏閤下向天子奏事。《舊唐書·崔仁師傳》:“會有伏閤上訴者, 仁師 不奏, 太宗 以 仁師 罔上,遂配 龔州 ?!?宋 無名氏 《儒林公議》卷上:“時 孔道輔 為御史中丞, 范仲淹 居諫職,知不可以偏言奪,乃相舉牽臺諫合入,伏閤拜疏?!?/p>
劉克莊名句,贈庸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