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昔陟巖椒
出自隋代江總《營湼盤懺還涂作詩》:
小序禎明二年仲冬。
攝山棲霞寺布法師。
只爾待終。
余以此月十七日宿昔入山。
仰為師氏營湼盤懺。
還途有此作。
可否同一貫。
生死亦一條。
況期滅盡者。
豈是俗中要。
人道離羣愴。
冥期出世遙。
留連入澗曲。
宿昔陟巖椒。
石溜冰便斷。
松霜日自銷。
向崖云叆叇。
出谷霧飄飖。
勿言無大隱。
歸來即市朝。
注釋參考
宿昔
宿昔 (sùxī) 從前;往常 in the past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發(fā)年。——唐· 張九齡《照鏡見白發(fā)》 指很短的時間 in a short period 宿昔而死 一向;向來 usually巖椒
山頂。 唐 駱賓王 《兵部奏姚州破賊設(shè)蒙儉等露布》:“凌石菌以開營,拒巖椒而峻壘?!?陳熙晉 注引《釋名》:“山頂曰冢,亦曰巔,亦曰椒。”
江總名句,營湼盤懺還涂作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