褰旒明四目,伏檻紆三顧
出自唐代王維《奉和圣制御春明樓臨右相園亭賦樂賢詩應制》:
復道通長樂,青門臨上路。
遙聞鳳吹喧,闇識龍輿度。
褰旒明四目,伏檻紆三顧。
小苑接侯家,飛甍映宮樹。
商山原上碧,浐水林端素。
銀漢下天章,瓊筵承湛露。
將非富人寵,信以平戎故。
從來簡帝心,詎得回天步。
注釋參考
四目
(1).四只眼睛;兩雙眼睛。《周禮·夏官·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 孫詒讓 正義:“黃金四目者,鑄黃金為目者四,綴之面閒,若后世假面具也。”《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 太清 無奈,四目相覷,怏怏走出去了?!?/p>
(2).能觀察四方的眼睛?!稌に吹洹罚骸霸冹端脑?,闢四門,明四目,達四聰。” 孔 傳:“廣視聽於四方,使天下無壅塞?!?孔穎達 疏:“明四方之目,使為己遠視四方也?!薄杜f唐書·文苑傳下·唐次》:“尚復廣四目,周四聰,制理皆在於未萌,作范將垂於不朽?!?宋 范仲淹 《用天下心為心賦》:“視以四目,而明乎中外;聽以四聰,而達乎遠邇?!?/p>
三顧
(1).指 漢 末 劉備 三次往 隆中 訪聘 諸葛亮 。 宋 陳亮 《酌古論·諸葛孔明下》:“雍容草廬,三顧后起?!?清 魏源 《定軍山武侯祠》詩:“三顧起 南陽 ,六出來 渭 岸?!?/p>
(2).泛指一再顧訪或誠意邀請。 唐 沉佺期 《陪幸韋嗣立山莊》詩:“茆室承三顧,花源接九重?!眳⒁姟?三顧草廬 ”。
王維名句,奉和圣制御春明樓臨右相園亭賦樂賢詩應制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