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闋將行即事,曰三山者,福城中山也
出自元代王惲《玉漏遲 前一篇懷舊有感,曰粼吹者,為見寄》:
越山征路杳。
東南淡淡,長空飛鳥。
儷影同翻,明月一枝烏遠。
共道有心避事,甚未若、從渠相調。
君莫笑。
南樓苦要,胡床舒嘯。
空擾。
畫里江山,總輪與風流,眼中年少。
也學凝兒,官事幾時能了。
一曲驪歌未動,還夢到、三山晴照。
江月曉。
莫為賞音稀少。
生也。
孫登者,為足下與諸君也。
二子者,為西溪春山兩忘年友也。
后一闋將行即事,曰三山者,福城中山也。
歲夢者,為不肖拜命前后,凡夢三至其處。
曰賞音不少者,為彼中宋吏部陳菊圃者甚眾,故云。
二篇自覺語硬音凡,固非樂府正體,望吾子取其直書,可也
注釋參考
一闋
(1).猶言一任(官職)。 漢 王符 《潛夫論·邊議》:“且凡四海之內者,圣人之所以遺子孫也;官位職事者,羣臣之所以寄其身也。傳子孫者,思安萬世;寄其身者,各取一闋。” 汪繼培 箋:“一闋,猶今言一任?!?/p>
(2).一度樂終,亦謂一曲。 宋 歐陽修 《晚泊岳陽》詩:“一闋聲長聽不盡,輕舟短楫去如飛?!薄对贰ざY樂志五》:“齊聲舞前曲一闋,樂止?!?/p>
將行
(1).率領隨從的人。《韓非子·內儲說上》:“ 中山 之相 樂池 ,以車百乘使 趙 ,選其客之有智能者,以為將行。”《漢書·司馬相如傳下》:“使 句芒 其將行兮,吾欲往乎南娭。” 顏師古 注:“將行,將領從行也?!?/p>
(2).官名。 秦 置。 漢景帝 時改為大長秋,掌皇后宮事?!稘h書·百官公卿表上》:“將行, 秦 官。 景帝 中六年更名大長秋,或用中人,或用士人?!?顏師古 注引 應劭 曰:“皇后卿也。”
即事
(1).任事;作事?!妒酚洝し舛U書》:“洽矣而日有不暇給,是以即事用希?!?唐 韓愈 《南海神廟碑》:“公乃盛服執(zhí)笏以入即事?!薄独m(xù)資治通鑒·宋寧宗慶元四年》:“樞密使 襄 ,請用步卒穿濠筑障……軍民并役,又募飢民以傭,即事五旬而畢?!?/p>
(2).面對眼前事物。 晉 陶潛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詩:“雖未量歲功,即事多所欣?!?宋 王安石 《乙巳九月登冶城作》詩:“即事有哀傷,山川自如故。”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四篇:“即事興情,因而成賦?!?/p>
(3).以當前事物為題材的詩。 宋 魏慶之 《詩人玉屑·命意·陵陽謂須先命意》:“凡作詩須命終篇之意,切勿以先得一句一聯(lián),因而成章,如此則意不多屬。然古人亦不免如此,如述懷、即事之類,皆先成詩,而后命題者也?!?/p>
(4).多用為詩詞題目。如 唐 杜甫 《草堂即事》詩, 宋 辛棄疾 《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詞, 郭沫若 《南水泉即事》詩等等。
三山
(1).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 晉 王嘉 《拾遺記·高辛》:“ 三壺 ,則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壺 ,則 方丈 也;二曰 蓬壺 ,則 蓬萊 也;三曰 瀛壺 ,則 瀛洲 也。” 唐 駱賓王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玄都五府風塵絶,碧海三山波浪深?!?宋 蘇軾 《奉和陳賢良》詩:“三山舊是神仙地,引手東來一釣鼇。” 清 黃遵憲 《和沉子培同年》詩:“縹緲三山信 徐巿 ,橫縱六里聽 張儀 ?!?/p>
(2). 福州 的別稱。 福州 城中西有 閩山 ,東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稱 三山 。見 宋 曾鞏 《道山亭記》。 元 薩都剌 《入閩過平望驛》詩:“ 廣陵 城里別匆匆,一去 三山 隔萬重?!?/p>
(3).冠名。 唐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詩:“數(shù)點疏星紫錦斑,仙家新樣剪三山?!?元 郭玨 《送友人從軍》詩:“七星戰(zhàn)袍襯金甲,三山尖帽飄猩紅。” 明 費信 《星槎勝覽·占城國》:“其酋長頭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
(4).指三山骨。 唐 元稹 《望云騅馬歌》:“蹄懸四跼腦顆方,胯聳三山尾株直?!?宋 黃庭堅 《次韻宋楙宗僦居甘泉坊書懷》:“家徒四壁書侵坐,馬聳三山葉擁門?!痹敗?三山骨 ”。
(5).喻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帝國主義三重壓迫。 郭沫若 《頌黨慶》詩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紅旗鮮?!?蕭華 《井岡山頌》詩:“推翻三山驚寰宇,社會主義日日新。”
中山
中山 (Zhōngshān) 周代諸侯國名。今河北正定縣東北,戰(zhàn)國時為趙武炅王所滅 Zhongshan 兼……趙、 宋、 衛(wèi)、 中山之眾?!?漢· 賈誼《過秦論》 非尊于…中山之君。王惲名句,玉漏遲 前一篇懷舊有感,曰粼吹者,為見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奉和魯望秋日遣懷次韻——— 皮日休〔唐代〕
- 江上吟曉——— 王貞白〔唐代〕
- 挽劉學諭玗——— 廖行之〔宋代〕
- 春日絕句——— 陸游〔宋代〕
- 章獻明肅皇太后恭謝太廟——— 佚名〔宋代〕
- 長相思——— 洪適〔宋代〕
- 箋年老逢春八首年老才會惜芳菲——— 邵雍〔宋代〕
- 次韻謝黃斌老送墨竹十二韻——— 黃庭堅〔宋代〕
- 用韻寄四川總領陳郎中——— 項安世〔宋代〕
- 華亭百詠陸瑁養(yǎng)魚池——— 許尚〔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