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文珦《有美一人行》:
有美一人閑且都,天然自與常人殊。
奔逸絕塵遺步趨,宛在大海之東隅。
珠宮貝闕非凡居,鮫綃被體云霞裾。
朝乘一鶴暮雙鳧,往來圓嶠仍方壺。
所交皆古真仙徒,赤松羨門及麻姑。
共論妙道得道樞,天地萬物指馬如。
人間歲月良易徂,別來眼暗齒發(fā)疎。
山可泐兮??煽荩嗨贾顭o時(shí)無。
示好亦有明月珠,藏之懷袖不敢沽。
屢欲致之乏飛魚,側(cè)身東望空躊躇。
注釋參考
妙道
至道;精妙的道理。《莊子·齊物論》:“夫子以為孟浪之言,而我以為妙道之行也。” 漢 枚乘 《七發(fā)》:“今太子之病可無藥石、針刺、灸療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説而去也?!?宋 陸游 《感懷》詩:“妙道本自得,至言初不煩?!?/p>
得道
得道 (dédào) 指符合正義 support a just cause 得道多助 指道教、佛教修行達(dá)到非凡的境界 excellent practice天地
天地 (tiāndì)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huì)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濉?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dòng)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比喻人們活動(dòng)的范圍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天地之精也?!秴问洗呵铩ど餍姓摗?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diào)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yǎng)人也。萬物
萬物 (wànwù) 宇宙間的一切事物 universe;all things on earth 萬物生光輝?!稑犯娂らL(zhǎng)歌行》 善萬物之得時(shí)?!獣x·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反側(cè)于萬物。——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萬物莫不然?!猍英]赫胥黎著、 嚴(yán)復(fù)譯《天演論》指馬
(1). 戰(zhàn)國(guó) 時(shí)名家 公孫龍 提出“物莫非指,而指非指”、“白馬非馬”等命題,討論名與實(shí)之間的關(guān)系?!肚f子·齊物論》則謂“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敝^世界是一個(gè)統(tǒng)一體,應(yīng)各任自然,不分彼此、是非、長(zhǎng)短、多少。后遂以“指馬”為爭(zhēng)辯是非、差別的代稱。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音辭》:“自茲厥后,音韻鋒出,各有土風(fēng),遞相非笑,指馬之諭,未知孰是。”
(2).見“ 指鹿為馬 ”。
釋文珦名句,有美一人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7街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