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令《答李公{1-1}安》:
自古名士紛如毛,多見博帶裳衣褒。
如其可學(xué)不可逮,三滿夫子皆儒豪。
其文淵源尤可愛,江海駕蕩相吞滔。
方吾少時未識愧,引領(lǐng)日望聲齊高。
窮吭折吻氣力絕,始盡退伏非所曹。
近來筆硯思置去,新詩茍有亦自韜。
閑時屢索不肯出,若欲獻(xiàn)貴賤厥操。
李君南來久有日,我始得見試捾搯。
忽逢詩挑欲我接,快句銳利磨矛刀。
要令口獻(xiàn)近章句,若急獻(xiàn)迫不可逃,顏赫舌澀不可吐,滯若亂緒強抽搔。
惟其自陳尚訥怍,況又聽者寧不聱。
退歸自與敗者比,誓欲棄甲弓矢橐。
新詩見投又須和,咄哉自守何不牢。
注釋參考
退歸
(1).辭官歸田;引退。 唐 韓愈 《贈太傅董公行狀》:“在宰相位凡五年,所奏於上前者,皆二帝三王之道……退歸,未嘗言所言於上者於人。”《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大約宦途的味兒不過如此,不如退歸林下,遍走江湖,結(jié)識幾個肝膽英雄?!薄妒幙苤尽返谝蝗鸹兀骸?召忻 因此請於 希真 ,歸田就隱, 希真 留其平定 梁山 ,再行退歸?!?/p>
(2).退回;返歸?!稏|周列國志》第五回:“再三謝辭,退歸本國。”《綠野仙蹤》第七四回:“他多要幾兩銀子,暫且退歸,過一二年與再來,何如?”
棄甲
丟掉鎧甲。表示戰(zhàn)敗?!蹲髠鳌ば辍罚骸氨幤淠浚涓?,棄甲而復(fù)?!?杜預(yù) 注:“棄甲,謂亡師?!薄度龂尽の褐尽ね趺C傳》:“邊將其殆有棄甲之變乎?” 唐 韓愈 《與鳳翔邢尚書書》:“戎狄棄甲而遠(yuǎn)遁,朝廷高枕而不虞,是豈負(fù)大丈夫平生之志愿哉!” 清 獨逸窩退士 《笑笑錄·張元一詩》:“ 契丹 賊 孫萬榮 寇 幽州 , 武懿宗 棄甲南走?!?陳毅 《過汾河平原》詩:“丘貉古今同一慨,曳兵棄甲暗投降?!?/p>
弓矢
(1).弓箭?!兑住だM辭下》:“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國語·周語上》:“載戢干戈,載櫜弓矢?!?唐 杜甫 《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戈鋋開雪色,弓矢向秋毫?!?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教養(yǎng)》:“鳥之飛者用弓矢以射之?!?/p>
(2).借指武藝。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省事》:“音樂在數(shù)十人下,弓矢在千百人中?!?/p>
王令名句,答李公安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