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法薰《題卍庵墨跡》:
卍庵空裹采花,諸人石上種藕。
三點前三點后,動南星蹉北斗。
山僧口似磉盤,舜若多神失笑。
注釋參考
三點
(1).舊時以更計時,一夜五更,每更分三點。 唐 杜甫 《至日遣興寄北省舊閣老兩院故人》詩之一:“去歲茲辰捧御牀,五更三點入鵷行?!?唐 李商隱 《夜半》詩:“三更三點萬家眠,露欲為霜月墮煙?!薄对贰け舅摹罚骸捌湟菇?,一更三點,鐘聲絶,禁人行;五更三點,鐘聲動,聽人行?!?/p>
(2).指古 印度 婆羅謎字體表示i-(kara)的字母。原寫作不縱不橫的三個點,后在吐火羅語中作三個“c”字形,故稱“三點”。佛教借此三點不縱不橫的三角關系,以喻教義。一般指《涅槃經(jīng)》所說的“三德”: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脫德。天臺宗亦因以指空、假、中?!抖鼗妥兾募そ的ё兾摹罚骸皶c於真原,凈六塵於人境?!?前蜀 貫休 《聞大愿和尚順世》詩之三:“若游三點外,爭把七賢平?!?清 龔自珍 《釋二門三點同異》:“二門三點,有二種釋。先釋二門,止、觀是。乃釋三點,空、假、中是?!?/p>
南星
(1).星名。即南箕星。 漢 應瑒 《正情賦》:“南星晃而電隕,偏雄肅而特飛?!薄赌淆R書·天文志》:“﹝ 永元 九年﹞九月乙丑,月掩牽牛、南星?!?唐 李白 《送梁四歸東平》詩:“大火南星月,長郊北路難。”參見“ 南箕 ”。
(2).草名。即天南星。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部·天南星》:“南星因根圓白,形如老人星狀,故名南星。”
北斗
北斗,北斗七星 (Běidǒu,Běidǒuqīxīng) 大熊星座的一部分恒星,七顆亮星在北天排列成斗(或勺)形。七顆星名是天樞、天璇、天璣、tian{1|1}權、玉衡、開陽和搖光。前四顆稱“斗魁”,又名“璇璣”;后三顆稱“斗柄”,又名“玉衡”。此七星即大熊座α、β、γ、δ、ε、ζ和η,除tian{1|1}權(δ)是三等星以外,其余六顆都是二等星。北斗七星常被當作指示方向和認識星座的重要標志 Big Dipper釋法薰名句,題卍庵墨跡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