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州一村里,有嫗負薪行
出自宋代林同《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庾道愍》:
交州一村里,有嫗負薪行。
萬里庾道愍,心知為所生。
注釋參考
村里
鄉(xiāng)村閭里。 明 毛晉 《<南村輟耕錄>跋》:“《輟耕録》三十卷,上自廊廟實録,下逮村里膚言、詩話、小説,種種錯見?!?/p>
負薪
(1).背負柴草。謂從事樵采之事。《禮記·曲禮下》:“問庶人之子。長曰:‘能負薪矣?!自唬骸茨茇撔揭?。’” 唐 杜甫 《負薪行》:“十有八九負薪歸,賣薪得錢應(yīng)供給。”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四章:“余與 潮兒 方自后山負薪以歸?!?/p>
(2).指貧困的生活處境。 南朝 宋 鮑照 《拜侍郎上疏》:“束菜負薪,期與相畢?!?唐 李賀 《自昌谷到洛后門》詩:“為探 秦臺 意,豈命余負薪?!?王琦 匯解:“今將西適 秦 地,必將有所遇合,豈令余窮困無聊,而至於負薪自給乎?”
(3).指地位低微的人?!逗鬂h書·班固傳上》:“採擇狂夫之言,不逆負薪之議?!?李賢 注:“負薪,賤人也?!薄度龂尽侵尽り憚P傳》:“ 漢 所以彊者,躬行誠信,聽諫納賢,惠及負薪?!?宋 蘇軾 《東坡志林·唐村老人言》:“負薪能談王道,正謂 允從 輩耶?”
(4).古代士自稱疾病的謙辭?!抖Y記·曲禮上》:“君使士射,不能,則辭以疾,言曰:‘某有負薪之憂?!薄妒酚洝て浇蚝钪鞲噶袀鳌罚骸俺?弘 行能不足以稱,素有負薪之病,恐先狗馬填溝壑,終無以報德塞責。”
林同名句,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庾道愍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