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先秦 孔子弟子《論語·顏淵篇》:
摘自《論語·顏淵篇》
解釋:對待朋友要忠言相告,引導(dǎo)他向善。如果他不聽,就不要再說了,說多了反而會自取其辱。
原文摘要: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眴栔?,子曰:“知人?!狈t未達(dá),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xiāng)也吾見于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于眾,舉皋陶,不仁者遠(yuǎn)矣。湯有天下,選于眾,舉伊尹,不仁者遠(yuǎn)矣?!弊迂晢栍眩釉唬骸?span style="color:#c50917;">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注釋參考
忠告
忠告 (zhōnggào) 誠懇地勸告 admonish 忠告他們避免魯莽行動 也指忠告的話 advice 不聽忠告善道
善加誘導(dǎo)?!墩撜Z·顏淵》:“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陸德明 釋文:“道,導(dǎo)也。”
(1).猶正道。 漢 陸賈 《新語·明誡》:“ 周公 以比德於五帝,斯乃口出善言,身行善道之所致也?!?三國 蜀 諸葛亮 《前出師表》:“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薄侗饼R書·后主幼主紀(jì)論》:“﹝ 高緯 ﹞始自襁褓,至於傳位,隔以正人,閉其善道?!?明 李贄 《復(fù)周柳塘》:“竊前賢之善道,卑善柔之賤態(tài),附直諒之后列,直欲以完名全節(jié)付二老。”
(2).好的途徑,好的方法。 明 劉基 《槐陰讀書圖序》:“觀聽動息,凡有所接,必使可以有所警者,進脩之善道也?!?/p>
(3).古地名。今 安徽 盱眙縣 北。《左傳·襄公五年》:“ 晉 將為之合諸侯,使 魯 衛(wèi) 先會 吳 ,且告會期。故 孟獻(xiàn)子 、 孫文子 會 吳 于 善道 ?!?/p>
不可
不可 (bùkě) 不可能;不可以 should not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xué)不可以已?!盾髯印駥W(xué)》 決不能,必須不 must not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顿Y治通鑒》 不可一概而論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simply must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孔子弟子名句,論語·顏淵篇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