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朱繼芳《挽周伯弜》:
今日忽不樂,散行湖水濱。
有懷天下士,遽作夢中人。
醉語驚天地,狂歌哭鬼神。
九原如可贖,那不百其身。
注釋參考
醉語
醉后的胡言。 唐 盧綸 《無題》詩:“高歌猶愛思歸引,醉語惟夸漉酒巾?!?宋 江休復(fù) 《江鄰幾雜志》:“ 宋 次道 集 顏魯公 文為十五卷,詩才十八首,多是 湖州 宴會聯(lián)句詩,公必在其間,又有大言、小言、樂語、滑語、讒語、醉語?!?明 王世貞 《亂后初入?yún)巧岬苄∽谩吩姡骸安豢白吠?,醉語亦傷神?!?/p>
驚天
形容聲勢浩大。 清 張問陶 《下新灘》詩:“十丈懸流萬堆雪,驚天如看 廣陵 潮。” 蕭紅 《橋·離去》:“白色的潮呵!驚天的潮呵!拍上紅日去了!”
歌哭
既歌又哭。常用以表示強烈的感情。《周禮·春官·女巫》:“凡邦之大烖,歌哭而請?!?鄭玄 注:“有歌者,有哭者,冀以悲哀感神靈也?!?晉 張華 《博物志》卷八:“ 雍門 人至今善歌哭,效 娥 之遺聲也?!?清 譚嗣同 《除夕感懷》詩:“無端歌哭因長夜,婪尾陰陽賸此時?!?陳毅 《湖海詩社開征引》詩:“此中真歌哭,情文兩具備?!?/p>
鬼神
(1).鬼與神的合稱?!兑住ぶt》:“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薄抖Y記·仲尼燕居》:“鬼神得其饗,喪紀得其哀。” 孔穎達 疏:“鬼神得其饗者,謂天神人鬼各得其饗食也。” 唐 韓愈 《原鬼》:“無聲與形者,鬼神是也?!?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夫古人作書垂后……亦鑒及后人之無賴,故徐引其機,以待有心者之自為覺悟,庶不蹈妄傳之戒,為鬼神所忌耳?!?/p>
(2).泛指神靈、精氣。《史記·五帝本紀》:“養(yǎng)材以任地,載時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張守節(jié) 正義:“鬼之靈者曰神也。鬼神曰山川之神也。”《史記·五帝本紀》:“歷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張守節(jié) 正義:“天神曰神,人神曰鬼。又云圣人之精氣謂之神,賢人之精氣謂之鬼?!?/p>
(3).偏指鬼;死去的祖先。《左傳·昭公七年》:“今君若步玉趾,辱見寡君……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貺矣,何 蜀 之敢望?其先君鬼神實嘉賴之,豈唯寡君?”《孝經(jīng)·感應(yīng)》:“宗廟致敬,鬼神著矣?!?唐玄宗 注:“事宗廟能盡敬,則祖考來格?!?/p>
(4).指形體與精靈。《禮記·禮運》:“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孔穎達 疏:“鬼謂形體,神謂精靈?!都懒x》云:‘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匦误w精靈相會,然后物生?!?/p>
(5).古代指天地間一種精氣的聚散變化?!兑住だM辭上》:“精氣為物,游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韓康伯 注:“盡聚散之理,則能知變化之道?!?孔穎達 疏:“物既以聚而生,以散而死,皆是鬼神所為,但極聚散之理,則知鬼神之情狀也。”后世哲學(xué)家多以陰陽之變、氣的往來屈伸解釋“鬼神”。 漢 王充 《論衡·論死》:“鬼神,陰陽之名也。陰氣逆物而歸,故謂之鬼;陽氣導(dǎo)物而生,故謂之神?!薄抖Y記·中庸》:“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程頤 章句:“鬼神,天地之功用,而造化之跡也。 張子 曰:‘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拗^以二氣言,則鬼者陰之靈也,神者陽之靈也。以一氣言,則至而神者為神,反而歸者為鬼,其實一物而已。”《朱子語類》卷三:“鬼神只是氣,屈伸往來者氣也?!?/p>
朱繼芳名句,挽周伯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