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出自先秦 老子《老子·德經(jīng)·第六十四章》:
摘自《老子·德經(jīng)·第六十四章》
解釋:做事情如果到結(jié)束時仍如開始時那么慎重,就不會有失敗的事了。
原文摘要: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注釋參考
慎終如始
結(jié)束時仍然慎重,就同開始時一樣。指做事從頭至尾小心謹慎?!独献印罚骸吧鹘K如始,則無敗事。” 漢 劉向 《說苑·談叢》:“慎終如始,常以為戒?!?晉 陶潛 《命子》詩:“肅矣我祖,慎終如始?!币嘧鳌?慎終承始 ”。 明 劉基 《春秋明經(jīng)·公會齊侯云云盟于牡丘宋人伐曹楚人敗徐于婁林》:“常謂 齊 內(nèi)以治外者善謀也,慎終以承始者善道也。”
成語解釋慎:謹慎;如:象。謹慎收尾,如同開始時一樣。指始終要謹慎從事。慎終如始出處《老子》第六十四章:“慎終如始,則無敗事?!笔褂美涿C矣我祖,慎終如始;直方二臺,惠和千里。敗事
(1).失敗的事。《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子產(chǎn) 之從政也,擇能而使之……事成,乃授 子大叔 使行之,以應對賓客,是以鮮有敗事。”《老子》:“慎終如始,則無敗事?!?/p>
(2).敗壞事情?!豆茏印ぐ匝浴罚骸皬檱?,合少以攻大、以圖王……彊國少而施霸道者,敗事之謀也?!?/p>
(3).失敗?!稘h書·東方朔傳》:“上乏國家之用,下奪農(nóng)桑之業(yè),棄成功就敗事,損耗五穀,是其不可一也?!薄睹魇贰な访削雮鳌罚骸凹词箶∈拢嘧镉兴鶜w?!?/p>
老子名句,老子·德經(jīng)·第六十四章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