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代王惟一《西江月》:
太極未分混沌,兩儀已非其中。
一陽才動破鴻蒙。
造化從茲運用。
水火升沉南北,木金間隔西東。
略移斗柄指坤宮。
盡把五行錯綜。
注釋參考
太極
(1).古代哲學家稱最原始的混沌之氣。謂太極運動而分化出陰陽,由陰陽而產生四時變化,繼而出現(xiàn)各種自然現(xiàn)象,是宇宙萬物之原?!兑住だM辭上》:“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孔穎達 疏:“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p>
(2). 宋 代理學家則認為“太極”即是“理”。《朱子語類》卷七五:“太極只是一箇渾淪底道理,里面包含陰陽、剛柔、奇耦,無所不有?!?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太和》:“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謂太極也?!?/p>
(3).謂天宮,仙界。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七二:“時路烏足爭?太極可翱翔。” 晉 葛洪 《抱樸子·吳失》:“園囿擬上林,館第僭太極。”《云笈七籤》卷八:“太極有元景之王,司攝三天之神仙者也?!?/p>
混沌
混沌 (hùndùn) 我國民間傳說中指盤古開天辟地之前天地模糊一團的狀態(tài) chaos(the primeval state of the universe according to folklore) 形容蒙昧無知的樣子 innocent as a child 糊涂(常用來罵人) muddled兩儀
(1).指天地?!兑住だM辭上》:“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孔穎達 疏:“不言天地而言兩儀者,指其物體;下與四象(金、木、水、火)相對,故曰兩儀,謂兩體容儀也。”《晉書·摯虞傳》:“考步兩儀,則天地無所隱其情;準正三辰,則懸象無所容其謬。”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當日三才始判,兩儀初分;乾坤:清者為乾,濁者為坤,人在中間相混?!?金一 《文學上之美術觀》:“仰觀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兩儀生矣。”
(2).借指君主的父母。《舊唐書·儒學傳下·盧粲》:“又 安樂公主 承兩儀之澤,履福祿之基,指 南山 以錫年,仰北辰而永庇?!?/p>
(3).指陰陽、男女。 魯迅 《彷徨·高老夫子》:“ 蕊珠仙子 也不很贊成女學,以為淆亂兩儀,非天曹所喜?!?/p>
其中
其中 (qízhōng) 那里面;那中間 among;in (which) 樂在其中王惟一名句,西江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次韻子瞻上元扈從觀燈二首——— 蘇轍〔宋代〕
- 觀競渡(一作劉禹錫詩,一作張建封詩)——— 薛逢〔唐代〕
- 懷遠——— 廉氏〔唐代〕
- 哲宗上太皇太后冊寶五首——— 佚名〔宋代〕
- 次韻司封使君和程給事——— 朱長文〔唐代〕
- 過朱協(xié)律故山——— 方干〔唐代〕
- 次韻紅彥謨——— 陶夢桂〔宋代〕
- 春從天上來 至元二十九年八月二十八日 天下——— 盧摯〔元代〕
- 夏日雜題——— 陸游〔宋代〕
- 架蒲萄——— 張耒〔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