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鞭雖后余,歸蹤略相尋
出自宋代劉子翚《江山突星石士特欲易為獨(dú)醒有詩因次其韻》:
群石翠參錯,茲峰峙云林。
突星名固夸,流傳經(jīng)古今。
幽姿儼向背,異態(tài)生晴陰。
怒若抽翠筍,端如立瑤簪。
不有融結(jié)奇。
寧知化工深。
翁郎丘壑人,籃輿越秋岑。
崎嶇喪亂間,逢幽亦登臨。
把酒視云漢,浩歌散愁襟。
著鞭雖后余,歸蹤略相尋。
獨(dú)醒訂訛謬,懷人識君心。
政恐五字詩,光芒射奎參。
球味不可忘,寫之朱絲琴。
注釋參考
相尋
(1).相繼;接連不斷。 南朝 梁 江淹 《效古》詩之一:“誰謂人道廣,憂慨自相尋。”《北史·源賀傳》:“ 陳 將 吳明徹 寇 淮 南, 歷陽 、 瓜步 相尋失守?!薄痘ㄔ潞邸返谒牧兀骸案厕H相尋,曾不知戒,內(nèi)閣耳目猶人有先機(jī)議處,以肅戎行者乎?”
(2).尋訪;找尋。 唐 韋瓘 《周秦行紀(jì)》:“今夜風(fēng)月甚佳,偶有二女伴相尋,況又遇嘉賓,不可不成一會?!?宋 朱熹 《麗澤堂》詩:“感君懷我意,千里夢相尋?!薄端疂G傳》第十九回:“到得那里,相尋著 吳用 、 劉唐 船隻,合做一處?!?/p>
劉子翚名句,江山突星石士特欲易為獨(dú)醒有詩因次其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破冢二首——— 王安石〔宋代〕
- 徐洪二公再和二詩余亦隨喜——— 劉克莊〔宋代〕
- 南鄉(xiāng)子——— 趙師俠〔宋代〕
- 南康縣圃賞梨花呈長官——— 趙必象〔宋代〕
- 晨發(fā)故關(guān)寄逢吉——— 司馬光〔宋代〕
- 喜杜仲高移居清湖——— 高翥〔宋代〕
- 【中呂】紅繡鞋_秋日湖上紅——— 王舉之〔元代〕
- 北樓——— 陳映〔宋代〕
- 送交代關(guān)屯田赴闕——— 祖無擇〔宋代〕
- 詠史——— 許安世〔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