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先秦 荀子《荀子·正論》:
摘自《荀子·正論》
解釋:犯的罪和所受的刑罰相稱,社會(huì)就太平;量刑與所犯的罪過(guò)不相稱,社會(huì)就會(huì)出現(xiàn)混亂。
原文摘要:
賊也,非惡惡也。故象刑殆非生于治古,并起于亂今也。治古不然。凡爵列、官職、賞慶、刑罰,皆報(bào)也,以類相從者也。一物失稱,亂之端也。夫德不稱位,能不稱官,賞不當(dāng)功,罰不當(dāng)罪,不祥莫大焉。昔者武王伐有商,誅紂,斷其首,縣之赤旆。夫征暴誅悍,治之盛也。殺{1*1}人者死,傷人者刑,是百王之所同也,未有知其所由來(lái)者也。刑稱罪,則治;不稱罪,則亂。故治則刑重,亂則刑輕,犯治之罪固重,犯亂之罪固輕也。書曰:“刑罰世輕世重?!贝酥^也。世俗之為說(shuō)者曰:“湯武不善禁令。”曰:“是何也?”曰:“楚越不受制?!笔遣蝗弧湔?、至天下之善禁令者也。湯居亳,武王居鄗,皆百里之地也,天下為一,諸侯為臣,通達(dá)之屬,莫不振動(dòng)從服以化順之,曷為楚越獨(dú)不受制也!彼王
注釋參考
不稱
(1).不相稱;不相副。《詩(shī)·曹風(fēng)·候人》:“彼其之子,不稱其服?!?鄭玄 箋:“不稱者,言德薄而服尊?!薄妒酚洝の牡郾炯o(jì)》:“﹝ 孝文皇帝 ﹞德厚侔天地……明象乎日月,而廟樂(lè)不稱,朕甚懼焉。其為 孝文皇帝 廟為昭德之舞?!?晉 陸機(jī) 《文賦》:“恒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二刻拍案驚奇》卷六:“只怕小生才能淺薄,不稱將軍任使,豈敢推辭?!?清 魏源 《湘江舟行》詩(shī)之二:“十載畫 瀟湘 ,不稱 瀟湘 月?!?/p>
(2).不勝任;不稱職?!妒酚洝庮H藺相如列傳》:“ 括 母因曰:‘王終遣之,即有如不稱,妾得無(wú)隨坐乎?’”《漢書·宣帝紀(jì)》:“此朕之不明,吏之不稱,四方黎民將何仰哉!”《金史·章宗紀(jì)四》:“近制以鎮(zhèn)靜而知大體為稱職,苛細(xì)而闇於大體為不稱。”
(1).不顯揚(yáng)。 漢 司馬相如 《封禪文》:“歷選列辟,以迄於 秦 ……紛綸威蕤,湮滅而不稱者不可勝數(shù)?!?三國(guó) 吳 韋昭 《博弈論》:“蓋君子恥當(dāng)年而功不立,疾沒(méi)世而名不稱?!?/p>
(2).不稱道。 漢 司馬相如 《子虛賦》:“今足下不稱 楚王 之德厚,而盛推 云夢(mèng) 以為高……竊為足下不取也?!?/p>
(3).不名;不叫做?!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jì)》:“ 始皇 曰:吾慕真人,自謂‘真人’,不稱‘朕’?!?/p>
荀子名句,荀子·正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