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張先《冬日郡齋書事》:
鈴索聲閑按牒稀,怯寒肌骨望春暉。
凝云垂地雪欲下,高樹無風(fēng)葉自飛。
水落淺沙魚隊聚,草枯幽隴鹿群歸。
安人不信彤襜貴,上相還家是錦衣。
注釋參考
鈴索
(1).系鈴的繩索。 唐 制翰林院禁署嚴密,內(nèi)外不得隨意出入,須掣鈴索打鈴以傳呼或通報。 唐 韓偓 《雨后月中玉堂閑坐》詩:“夜久忽聞鈴索動,玉堂西畔響丁東。” 宋 范成大 《曉起》詩:“窗明驚起倒裳衣,鈴索頻搖定怪遲。” 明 文徵明 《翰林齋宿》詩:“鈴索無風(fēng)塵土遠,始知仙署逼金鑾?!?/p>
(2).引申指警報、邊警。 元 胡助 《灤陽十詠》之十:“身遇太平鈴索靜,題名篆畢又南還。”
肌骨
(1).肌肉與骨骼。 漢 應(yīng)瑒 《侍五官中郎將建章臺集詩》:“??謧」?,身隕沉黃泥?!薄稘h書·王莽傳下》:“軍人分裂 莽 身,支節(jié)肌骨臠分,爭相殺者數(shù)十人。” 宋 歐陽修 《秋聲賦》:“其氣凜冽,砭人肌骨?!?清 龔煒 《巢林筆談·白云泉》:“行游渴甚,取泉水連啜數(shù)甌,喉吻潤而肌骨清矣?!?/p>
(2).猶胸臆。常指內(nèi)心深處?!度龂尽の褐尽す珜O度傳》“ 淵 亦恐 權(quán) 遠不可恃,且貪貨物,誘致其使,悉斬送 彌 晏 等首”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權(quán) 之怨疾,將刻肌骨。” 南朝 齊 謝朓 《拜中軍記室辭隋王箋》:“撫臆論報,早誓肌骨?!?宋 曾鞏 《上歐陽學(xué)士第二書》:“覬南方之行李,時枉筆墨,特賜教誨,不惟增疎賤之光明,抑實得以刻心思,銘肌骨,而佩服矜式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