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逖
詞典解釋
亦作“ 糾剔 ”。亦作“糺逖”。1.督察懲治。《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敬服王命,以綏四國,糾逖王慝?!?杜預(yù) 注:“逖,遠(yuǎn)也;有惡於王者,糾而遠(yuǎn)之。” 楊伯峻 注引 惠棟 補(bǔ)注:“《魯頌》‘狄彼東南’, 鄭 箋云:‘狄當(dāng)為剔。剔,治也?!恕秱鳌樊?dāng)訓(xùn)為治也?!薄?a href="/hycd/l/l375395.htm" target="_blank">隸釋·漢范式碑》:“糾剔瑕慝,六教允施?!?唐 溫大雅 《大唐創(chuàng)業(yè)起居注》卷二:“替否迭進(jìn),將何糺逖?!薄杜f唐書·郭子儀傳》:“上不能翼戴三光,下不能糾逖羣慝,功微賞厚,任重恩深,覆餗之憂,實盈寤寐?!?/p>
(2).督責(zé)糾正。 唐 柳宗元 《序飲》:“有資絲竹金石之樂以為和者,有以促數(shù)糺逖而為密者?!?宋 葉適 《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塢狀》:“伏乞朝廷速賜選擇總練通方老於智謀之士,前來 建康 ,糾剔某妄作疎漏之失,攷尋前史規(guī)畫縝密之舊?!?清 錢謙益 《龔府君墓志》:“余聞君故游於酒人,觥籌交錯,糺逖促數(shù),往往能困其座客?!?/p>
- 海外秋鷹擊,霜前旅雁歸——— 蘇颋邊秋薄暮(一作出塞)
- 非莊非宅非蘭若,竹樹池亭十畝馀。——— 白居易池上閑吟二首
- 於中無妄作,不異阿彌陀——— 釋印肅靈濟(jì)橋語
- 結(jié)客平陵下,當(dāng)年倚俠游。——— 韓翃贈張建
- 北海樽罍在,南國草木深——— 周麟之表史知府郎中張公挽詩三首
- 庖丁解牛妙世故,監(jiān)市履狶知民心——— 黃庭堅寄上叔父夷仲三首
- 巴俗深留客,吳儂但憶歸。——— 蘇軾戲題巫山縣用杜子美韻此詩為黃庭堅作
- 物情趨勢利,吾道貴閑寂。——— 孟浩然山中逢道士云公
- 素娥有恨,應(yīng)是妒蟬娟。——— 蔡伸臨江仙
- 改葬義無欺死父,臨戎安肯背生君。——— 周曇春秋戰(zhàn)國門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