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目魚
詞典解釋
(1).鳒、鲆、鰈、鰨、舌鰨等魚類的統(tǒng)稱。這幾種魚身體皆扁平而闊,成長后兩眼逐漸移到頭部的一側(cè),平臥在海底。又名鳒、魪、魼、鞋底魚、婢簁魚、奴屩魚、板魚、箬葉魚、偏口魚、拖沙魚等?!?a href="/hycd/r/r159268.htm" target="_blank">爾雅·釋地》:“東方有比目魚焉,不比不行,其名謂之鰈?!薄?a href="/hycd/s/s289584.htm" target="_blank">史記·封禪書》:“東海致比目之魚?!?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鱗四·比目魚》:“比,并也。魚各一目,相并而行也?!?/p>
(2).舊說此魚一目,須兩兩相并始能游行,故古代常用以比喻形影不離的情侶或朋友。 宋 梅堯臣 《八月二十二日回過三溝》詩:“不見沙上雙飛鳥,莫取波中比目魚?!?元 徐琰 《一枝花·間阻》套曲:“再幾時能夠那柔條兒再接上連枝樹?再幾時能夠那暖水兒重溫活比目魚?” 明 張居正 《答石麓李相公書》:“昔為比目魚,今作紛飛鳥,人生聚散離合,可勝嘆哉!”
- 謝病始告歸,依然入桑梓——— 盧象八月十五日象自江東止田園移莊…詩三首(俱見王維集)
- 怕重陽,又催近、滿城細(xì)雨。——— 吳文英古香慢
- 何當(dāng)鑄農(nóng)器,歸望故人岑——— 李處權(quán)簡葉丞
- 方物就中名最遠(yuǎn),只應(yīng)愈疾味偏佳——— 朱慶馀商州王中丞留吃枳殼
- 纓紼嗟塵事,農(nóng)桑羨野民——— 鄭俠和孟堅二月晦同出城
- 南圖終鎩翮,北上遽催轅。——— 駱賓王早秋出塞寄東臺詳正學(xué)士
- 馬卿自愧長嬰疾,顏子誰憐不是愚。——— 徐夤詠懷
- 憑君勸一醉,勝與萬黃金——— 白居易把酒思閑事二首
- 青春已作堂堂去,烏轡何由緩緩飛——— 王之道追和東坡送春和陳德夫
- 滋芒液於靈襟兮,流瀣集乎齒牙——— 孫因越問越茶
- 6龍島異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