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在2024年世界政府峰會上,英偉達CEO黃仁勛被阿聯(lián)酋人工智能部長問及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如果站在科技的前沿,人們到底應該學習什么?”對此,黃仁勛給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回答:“學計算機的時代過去了,生命科學才是未來。”
這一觀點似乎與當下的主流觀念背道而馳。在過去的10到15年里,我們似乎總能聽到類似的聲音:學習計算機科學至關重要,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編程技能。然而,黃仁勛卻有著不同的看法。
他解釋道:“我們的工作就是創(chuàng)造計算機技術,讓所有人都能輕松使用,讓編程語言成為人類的語言。如今,隨著人工智能的飛速發(fā)展,世界上每個人都可以被視為程序員。我們已經消除了技術鴻溝,讓更多人能夠享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
在黃仁勛看來,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的發(fā)展,已經使得編程不再是一項高不可攀的技能。相反,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生命科學領域正逐漸成為新的科技前沿。因此,他呼吁人們應該將更多的關注放在生命科學上,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xiàn)的挑戰(zhàn)和機遇。
總之,黃仁勛的這一觀點提醒我們,科技在發(fā)展,時代在進步。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過去的認知中,而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學習和探索新的領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zhàn),抓住新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