氾筆順
氾筆順:點(diǎn)、點(diǎn)、提 、橫折鉤、豎彎鉤氾異體字:
泛 ?? 汎基本解釋
氾 fàn ㄈㄢˋ
◎ 同“泛”。
詳細(xì)解釋
氾 Fán
〈名詞〉
(1) 古地名。春秋鄭邑 [Fan town]
(2) 南氾。在今河南省襄城縣南
(3) 東氾。在今河南省中牟縣
(4) 古氾水的省稱 [Fan river]。一條故道在今河南省中牟縣南。久湮。另一條故道在今山東省曹縣北,從古濟(jì)水分出,東北流至定陶縣北。注入古荷澤。久湮
晉軍 函陵, 秦軍 氾南?!?span id="xi0um91" class="fbook">《左傳》
(5) 古國(guó)名 [Fan state]
氾,國(guó)名?!?span id="1e419xu" class="fbook">《廣韻》
(6) 另見 fàn
其它字義
氾 fàn
〈動(dòng)詞〉
(1) 大水漫流;淹沒 [flood]
河水決濮陽(yáng),氾郡十六?!?span id="emo6omb" class="fbook">《漢書·武帝紀(jì)》
(2) 漂浮。后作“泛” [float]
是故氾舟于河?!?span id="686jiqy" class="fbook">《國(guó)語(yǔ)》
詞性變化
氾 fàn
〈形容詞〉
(1) 地勢(shì)低下的 [low]
有氾下漸澤之壤?!?span id="8ysmeja" class="fbook">《管子·山國(guó)軌》
(2) 以范圍廣為特征的 [general]
且倘佯而氾觀?!?span id="n9846kt" class="fbook">《楚辭·劉向·九嘆》
(3) 另見 fán
國(guó)語(yǔ)詞典
泛 ㄈㄢˋ fàn
〈動(dòng)詞〉
大水漫溢。
如:「泛濫」。
《漢書·卷六·武帝紀(jì)》:「河水決濮陽(yáng),泛郡十六。」
《明史·卷八三·河渠志一》:「明年復(fù)決陽(yáng)武,泛陳州、中牟……十一州縣?!?/p>泛行、漂浮。
《國(guó)語(yǔ)·晉語(yǔ)三》:「是故泛舟于河,歸糴于晉?!?br>晉·陸云〈答車茂安書〉:「泛船長(zhǎng)驅(qū),一舉千里?!雇ā阜骸?。
〈副詞〉
廣博、普遍。
《莊子·天下》:「墨子泛愛兼利而非斗,其道不怒?!?br>《楚辭·劉向·九嘆·思古》:「且倘佯而泛觀。」通「泛」。
泛 ㄈㄢˊ fán
〈名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