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晴懷故園海棠二首
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繡堆。
萬物皆春人獨老,一年過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濃淡,欲墮還飛絮往來。
無那風光餐不得,遣詩招入翠瓊杯。
竹邊臺榭水邊亭,不要人隨只獨行。
乍暖柳條無氣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過雨來幽徑,無數新禽有喜聲。
只欠翠紗紅映肉,兩年寒食負先生。
翻譯和注釋
譯文
今天天氣晴朗,春風和暖,正是家鄉(xiāng)海棠開花的時候;我在夢中回到江西吉州吉水老家,看到了海棠一朵一朵都開了,這繁花就像美麗的錦繡堆起來似的。
此時雖大地回春,萬物欣欣向榮,但人卻老了;每年過了社日,燕子才飛回來。
春天像青又像白、不濃又不淡的天色,正是初晴景象;就在這春空里,柳絮將飛又落下。
無奈這美好的春日風光吃不得,那么就讓詩歌把它招引到翡翠瓊瑤做的酒杯中來吧。
這里竹邊有臺榭,水邊有亭子,風景秀美,環(huán)境清幽,不需要隨從,獨自一人在這里漫步就很好。
春天初暖,柳葉吐芽,迎風起舞,嫵媚多嬌;盛開的花朵在陽光照映下倩影婆娑,朦朧惝恍。
經過一番雨沖刷的園林,道路更潔凈,顯得更幽深;那剛飛出窩的小鳥更顯得歡快,鳥啼聲此起彼伏,悅耳娛心。
這里的風景固然美麗,可惜少了豐滿美麗的海棠花;那故鄉(xiāng)的海棠花已經辜負了兩個寒食沒見到了。
注釋
社:社日。古時祭灶神(土地神)之日,有春、秋二社,春社是向社神祈請豐年之祭,秋社是收獲后報謝社神之祭。
無那:無奈。
翠紗紅映肉:語出蘇軾詩《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朱唇得酒暈生臉,翠袖卷紗紅映肉。”形容海棠的淡紅淺暈。
末兩句作者原注:“予去年正月離家之官,蓋兩年不見海棠矣!”
春晴懷故園海棠二首問答
問:《春晴懷故園海棠二首》的作者是誰?
答:春晴懷故園海棠二首的作者是楊萬里
問:春晴懷故園海棠二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春晴懷故園海棠二首是宋代的作品
問:春晴懷故園海棠二首是什么體裁?
答:七律
問: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繡堆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繡堆 出自 宋代楊萬里的《春晴懷故園海棠二首》
問: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繡堆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繡堆 的下一句是 萬物皆春人獨老,一年過社燕方回。
問:出自楊萬里的名句有哪些?
答:楊萬里名句大全
春晴懷故園海棠二首賞析
《春晴懷故園海棠二首》作于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春天,當時作者離家宦游,正在廣州任提舉廣東常平茶鹽之職。一說這組詩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
第一首詩開頭點題,寫春晴懷念故園(家鄉(xiāng))的海棠。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想海棠,真的夢見家鄉(xiāng)繁花似錦的海棠。當然,也不一定真的做了這種好夢,詩人有時喜歡假托夢境來表現(xiàn)極端想念。也就是借“有所夢”,來表現(xiàn)“有所思”。如果以為詩中寫夢,都是真的做夢,那就被詩人瞞過了。寫夢只是一種手段,目的在于表達思念之情。
頷聯(lián)、頸聯(lián)寫夢醒之后,眼前所見之景。第三句,“萬物皆春”明點“春”字。作者從春日海棠開花,想到萬物回春,又聯(lián)想到自己將要老了。春天,古時叫“青春”,后來,人在青年時期也叫“青春”。春天的景色和青春的少年,是很和諧的,都富有生氣??墒沁@里卻把春景和老人擺在一起,這不僅不協(xié)調,而且形成一種對比,是生氣勃勃和衰颯老氣的對比。這里有意拿春景來反襯自己虛度年華,寄托了無限感慨,也激起了對春天的熱愛。第四句,“一年過社”暗點“春”字。這里說的是春社。燕子是候鳥,過了春社日(春分前后),才從南方海島上飛回。這一句和上句相呼應,以燕子飛回,補充說明“萬物皆春”,使人感到花也春,鳥也春。
第三聯(lián)出句寫空中浮云,時多時少,故天色像青像白、或濃或淡,正是初晴景象。對句以直白之語,將柳絮將飛又墮的神態(tài)寫出來。這柳絮像是要掉下來,卻又飛上去,上上下下,來來往往,飄個不停。這一聯(lián)也是形容“萬物皆春”,使人感到天空也是春,柳絮也是春。最后一聯(lián)說,無奈(無那)這美好的春日風光吃不得,那么就讓詩歌(遣詩)把它招引到翡翠瓊瑤(美玉)做的酒杯中來吧。晉朝陸機《日出東南隅行》說“秀色若可餐”,作者在這里一反其意,說春光“餐不得”;然而卻又天真地設想:吟詩,讓詩把它引到酒杯里,就可以連同酒一起喝下去了。正是用這種浪漫天真的構思,表現(xiàn)了作者熱愛故園春光的真摯感情。
第二首詩首聯(lián)拈出一個“行”字,為全詩之眼。上一首,作者是站在一個固定的位置上,觀察四周的景色。在這一首中,作者已由靜觀轉入游賞,以下數句,都是游覽所得,故其描寫,更富有變化?!靶小鼻凹右弧蔼殹弊郑屯怀隽俗髡叽藭r孤寂、無聊之情。中間兩聯(lián),俱寫眼前之景致,繪形、繪聲、繪色,動靜結合。眼前景色,固然很美麗,但詩人總覺得少了些什么,因此尾聯(lián)提出“只欠”二字。因為作者宦游他鄉(xiāng),已兩年不見海棠,對景生情,頓生感慨。結句言自己辜負了兩個春天。詩中所寫春天景象,非不美好,而作者卻有枉拋光陰之嘆,可見眼前景色,徒增煩惱。詩人重筆疊寫,也只是為了襯托此時愁對春晴的孤寂心情,以及對故園海棠的無限懷念。
第一首以海棠起,第二首以海棠收,結構嚴謹,對仗工整,語言明白自然,若信口而出,其實用字精準,化用前人詩句也渾然無跡,體現(xiàn)出深厚的詩學功底,從中也可看出楊萬里對江西詩派并非全然拋卻,而是有所繼承。
- 題巾山一夜空山聞杜鵑,落花流水兩茫然。憑欄不覺春歸去,目極平蕪綠際天。
- 鷓鴣天樓上緗桃一萼紅。別來開謝幾東風。武陵春盡無人處,猶有劉郎去后蹤。香閣小,翠簾重。今宵何事偶相逢。行云又被風吹散,見了依前是夢中。
- 送耿拾遺湋充括圖書使往江淮傳令收遺籍,諸儒喜餞君??准椅ㄓ械?,禹穴但生云。編簡知還續(xù),蟲魚亦自分。如逢北山隱,一為謝移文。
- 入臨川境馬上作投老縻身薄領間,卻因馬上得偷閑。兼旬敢恨常為客,一飯何曾不對山。銅鏡無情欺白發(fā),霜風有力散酡顏。今宵要看浮橋月,盡放征騑晚入關。
-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身執(zhí)略兮入西關,關山阻修兮行路難。水頭宿兮草頭坐,在野只教心膽破。更備雕鞍教走馬,玉骨瘦來無一把。幾回拋鞚抱鞍橋,往往驚墮馬蹄下。
- 自題詩集新集區(qū)堯六百篇,冥搜疑到不還天。多慚未得騷人旨,虛役身心五十年。
- 盧巴驛聞張御史張判官欲到不得待留贈之旅竄南方遠,傳聞北使來。舊庭知玉樹,合浦識珠胎。白發(fā)因愁改,丹心托夢回?;识魅粼僭?,為憶不然灰。
- 賀少師相公致政六十懸車自古稀,我公年少獨忘機。門臨二室留侯隱,棹倚三川越相歸。不擬優(yōu)游同陸賈,已回清白遺胡威。龍城鳳沼棠陰在,只恐歸鴻更北飛。
- 朝中措杯盤狼藉燭參差。欲去未容辭。春雪看飛金碾,香云旋涌花瓷。雍容四座,矜夸一品,重聽新詞。歸路清風生腋,不妨輕拈吟髭。
- 橫吹曲辭。隴頭水隴頭水,千古不堪聞。生歸蘇屬國,死別李將軍。細響風凋草,清哀雁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