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問答
問:《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的作者是誰?
答: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的作者是梅堯臣
問: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是哪個(gè)朝代的詩(shī)文?
答: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是宋代的作品
問:汴之水,分于河,黃流濁濁激春波 出自哪首詩(shī)文,作者是誰?
答:汴之水,分于河,黃流濁濁激春波 出自 宋代梅堯臣的《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
問:汴之水,分于河,黃流濁濁激春波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汴之水,分于河,黃流濁濁激春波 的下一句是 昨日初觀水東下,千人走喜兮萬人歌。
問:出自梅堯臣的名句有哪些?
答:梅堯臣名句大全
- 小樓寒空漠漠起愁云,玉笛吹殘正斷魂。寂寞小樓簾半卷,雁煙蛩雨又黃昏。
- 春日山莊初歲開韶月,田家喜載陽。晚晴搖水態(tài),遲景蕩山光。浦凈漁舟遠(yuǎn),花飛樵路香。自然成野趣,都使俗情忘。
- 寄韓梅居去載書來日,曾回一卷詩(shī)。每當(dāng)孤坐處,長(zhǎng)憶共吟時(shí)。春酒花朝曲,秋燈雨夜棋。人間無聚散,安得有相思。
- 頌十玄談塵異莫向如來行處行,一身墮落萬尋坑。人神百億扶難起,耳不聞聲目似盲。
- 送峽州陳廉秘丞三首郡府猿聲外,旌旗鳥道邊。樓高出楚塞,煙霽識(shí)巴船。襦绔嗟來暮,簪紳惜外遷?;嗜蜀孢h(yuǎn)俗,非謂意疏賢。
- 讀方言八月梨棗紅,繞墻風(fēng)自落。江南風(fēng)雨余,未覺衣衾薄。壁蟲憂寒來,催婦織衣著?;钠梃骄栈?,猶用充羹臛。連日無酒飲,令人風(fēng)味惡。頗似揚(yáng)子云,家貧官落魄。忽聞?shì)捾帟?,澀讀勞輔齶。虛堂漏刻間,九土可領(lǐng)略。愿多載酒人,喜我識(shí)字博。設(shè)心更自笑,欲過屠門嚼。往時(shí)抱經(jīng)綸,待價(jià)一丘壑。卜師非熊羆,夢(mèng)相解靡索。所欲吾未奢,儻使耕可獲。今年美牟麥,廚饌豐餅飥。摩挲腹中書,安知非糟粕。
- 秋宵有感滿目秋容拂畫圖,改荷衰柳接平蕪。西風(fēng)刮地雁聲落,寒月滿天人影孤。木耳有才持紫橐,楮皮無計(jì)換青趺。不知此去功名事,還許封彝見也無。
- 戲詠閑適涉世心知百不能,閉門嬾出病相仍。簞瓢味美如烹鼎,鄰曲人淳近結(jié)繩。半顆鴉殘墻外杏,一枯鵲裊澗邊藤。蕭然掃盡彈冠興,敢為詩(shī)情望武陵
- 相和歌辭。銅雀妓秋色西陵滿綠蕪,繁弦急管強(qiáng)歡娛。長(zhǎng)舒羅袖不成舞,卻向風(fēng)前承淚珠。
- 郭母孺人李氏挽歌辭李郭俱名族,華姻合兩家。槁砧巾角雨,郎罷筆頭花。樹秀庭雙玉,蓀榮砌百芽。半生冰雪節(jié),再賦白山茶。
- 陰陽相推,豐年以成——— 真宗祭九鼎十二首
- 記露影璇空,一笑曾識(shí)。——— 陶宗儀露華
- 竹馬恍曾聚戲,金魚從美外觀——— 劉克莊竹溪再和余亦再作
- 從夕至清朝——— 謝惠連泛湖歸出樓中望月詩(shī)
- 園槿綻紅艷,郊桑柔綠滋。——— 沈佺期樂府雜曲·鼓吹曲辭·有所思
- 歷數(shù)交游內(nèi),公家雅有連——— 曾幾挽呂{左山右客}智直閣二首
- 貢士去翩翩,如君最少年——— 權(quán)德輿送韓孝廉侍從赴舉
- 明朝九衢上,應(yīng)見玉人車。——— 李端酬秘書元丞郊園臥疾見寄
- 窮冬物色無多許,不付吾曹更與誰——— 趙蕃次韻斯遠(yuǎn)雪中見簡(jiǎn)
- 北望長(zhǎng)江在,悠悠波浪愁——— 釋善珍曉登甘露寺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