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久旱無雨,桑樹枝都長不出葉子來,地面異常干燥,塵土飛揚,土地好像要生煙燃燒;龍王廟前,人們敲鑼打鼓,祈求龍王普降甘霖。而富貴人家卻處處觀賞歌舞,還怕春天的陰雨使管弦樂器受潮而發(fā)不出清脆悅耳的聲音。
注釋
祈雨:祈求龍王降雨。古時干旱時節(jié),從朝廷、官府到民間,都筑臺或到龍王廟祈求龍王降雨。
“桑條”句:寫旱情嚴重,桑葉枯落,只剩光禿禿的枝條;土地久旱,塵土飛揚,仿佛燃燒冒煙。
簫管:樂器名,此處指吹奏各種樂器。水廟:龍王廟。
朱門:富豪權(quán)貴之家。古代王侯貴族的住宅大門漆成紅色,后用“朱門”代稱富貴之家。杜甫有“朱門酒肉臭”之句。幾處:多少處,猶言處處。
春陰:陰雨的春天。咽(yè):凝塞,使樂器發(fā)聲不響。
觀祈雨問答
問:《觀祈雨》的作者是誰?
答:觀祈雨的作者是李約
問:觀祈雨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觀祈雨是唐代的作品
問:觀祈雨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 出自 唐代李約的《觀祈雨》
問: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 的下一句是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
問:出自李約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約名句大全
觀祈雨賞析
此詩寫觀看祈雨的感慨。通過大旱之日兩種不同生活場面、不同思想感情的對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尖銳的階級矛盾。《水滸傳》中“赤日炎炎似火燒”那首著名的民歌與此詩在主題、手法上都十分接近,但二者也有所不同。民歌的語言明快潑辣,對比的方式較為直截了當;而此詩語言含蓄曲折,對比的手法比較委婉。
首句先寫旱情,這是祈雨的原因?!端疂G》民歌寫的是夏旱,所以是“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此詩則緊緊抓住春旱特點?!吧l無葉”是寫春旱毀了養(yǎng)蠶業(yè),“土生煙”則寫出春旱對農(nóng)業(yè)的嚴重影響。因為莊稼枯死,便只能見“土”;樹上無葉,只能見“條”。所以,這描寫旱象的首句可謂形象、真切。“水廟”即龍王廟,是古時祈雨的場所。白居易就曾描寫過求龍神降福的場面:“豐兇水旱與疾疫,鄉(xiāng)里皆言龍所為。家家養(yǎng)豚漉清酒,朝祈暮賽依巫口。”(《黑潭龍》)所謂“賽”,即迎龍娛神的儀式,此詩第二句所寫“簫管迎龍”正是這種賽神場面。在簫管鳴奏聲中,人們表演各種娛神的節(jié)目,看去煞是熱鬧。但是,祈雨群眾只是強顏歡笑,內(nèi)心是焦急的。這里雖不明說“農(nóng)夫心內(nèi)如湯煮”,而意思已全有了。相對于民歌的明快,此詩表現(xiàn)出含蓄的特色。
詩的后兩句忽然撇開,寫另一種場面,似乎離題,然而與題目卻有著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如果說前兩句是正寫“觀祈雨”的題面,則后兩句可以說是觀祈雨的感想。前后兩種場面,形成一組對照。水廟前是無數(shù)小百姓,簫管追隨,恭迎龍神;而少數(shù)“幾處”豪家,同時也在品味管弦,欣賞歌舞。一方是惟恐不雨;一方卻“猶恐春陰”。惟恐不雨者,是因生死攸關(guān)的生計問題;“猶恐春陰”者,則僅僅是怕絲竹受潮,聲音啞咽而已。這樣,一方是深重的殷憂與不幸,另一方卻是荒嬉與閑愁。這樣的對比,潛臺詞可以說是:世道竟然如此不平啊。這一點作者雖已說明卻未說盡,仍給讀者以廣闊聯(lián)想的空間。此詩對比手法不像“農(nóng)夫心內(nèi)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那樣一目了然。因而它的諷刺更為曲折委婉,也更耐人尋味。
- 和座主尚書春日郊居海燕初歸朔雁回,靜眠深掩百花臺。春蔬已為高僧掇,臘醞還因熟客開。檐外暖絲兼絮墮,檻前輕浪帶鷗來。謝公難避蒼生意,自古風流必上臺。
- 紫溪莊舍讀癸丑壁間舊題轉(zhuǎn)眼忽十八年同游十少生四方,游紫之水。每有良朋,見止遇止。長哦伐木,求友乎此。樂以忘尤,云胡不喜。
- 句容縣東青陽館作句曲千峰暮,歸人向遠煙。風搖近水葉,云護欲晴天。夕照留山館,秋光落草田。征途傍斜日,一騎獨翩翩。
- 減字木蘭花愛而不見。立馬章臺空便面。想像娉婷。只恐丹青畫不成。詩人老去。恰要鶯鶯相伴住。試與平章。歲晚教人枉斷腸。
- 貴家園池夏夜楊柳蔭華館,菡萏生回塘。薰風散炎蒸,積水生夜涼。長歌滄浪貢,可洗冰炭腸。主人不知愛,白頭猶異方。
- 奉先寺定知生不出長門,禾黍蕭蕭寺后村。松柏城南萬丘冢,傷心最說內(nèi)人園。
- 相和歌辭??嘈列?/a>且莫奏短歌,聽余苦辛詞:如今刀筆士,不及屠酤兒。少年無事學詩賦,豈意文章復相誤。東西南北少知音,終年竟歲悲行路。仰面訴天天不聞,低頭告地地不言。天地生我尚如此,陌上他人何足論。誰謂西江深,涉之固無憂;誰謂南山高,可以登之游。險巇惟有世間路,一向令人堪白頭。貴人立意不可測,等閑桃李成荊棘。風塵之士深可親,心如雞犬能依人。悲來卻憶漢天子,不棄相如家舊貧。飲酒酒能散羈愁,誰家有酒判一醉,萬事從他江水流。
- 獨樂園七題滿花亭吾愛白樂天,退身家履道。釀酒酒初熟,滿花花正好。作詩邀賓朋,欄邊長醉倒。至今傳畫圖,風流稱九老。
- 留題宣圣廟石壁前枕清流后倚山,殿堂高創(chuàng)白云間。幸因供職頻經(jīng)此,及過三年鬢漸班。
- 游大梅山護圣寺江東東畔更東山,又過東山數(shù)里間。試問招提在何處,萬山深處白云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