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問答
問:《鷓鴣天》的作者是誰?
答:鷓鴣天的作者是朱敦儒
問:鷓鴣天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鷓鴣天是宋代的作品
問:鷓鴣天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唱得梨園絕代聲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唱得梨園絕代聲 出自 宋代朱敦儒的《鷓鴣天》
問:唱得梨園絕代聲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唱得梨園絕代聲 的下一句是 前朝惟數(shù)李夫人。
問:出自朱敦儒的名句有哪些?
答:朱敦儒名句大全
鷓鴣天賞析
唐玄宗曾選樂工三百人及宮女數(shù)百人居宜春北苑練習歌舞,亦稱梨園弟子。詞起首二句“唱得梨園絕代聲,前朝惟數(shù)李夫人”,意謂能得唐代梨園之遺聲,歌藝絕妙,無可倫比的只有“前朝”的李師師了。“前朝 ”,前任皇帝在位的時期,這里指宋徽宗時。民間傳說師師曾被召入宮中,封為瀛國夫人,故人們都習慣尊稱為李夫人。南宋初年,人們談到李師師總是與徽宗皇帝的昏庸荒淫致有滅亡的慘痛歷史教訓聯(lián)系起來。師師是令人同情的。當靖康元年正月,北宋國勢危急,以欽宗為首的統(tǒng)治集團接受了金人議和退兵的條件 ,為繳納金人的巨額金帛在汴京城內(nèi)大肆搜括,師師被抄家。第二年北宋滅亡了,徽宗和欽宗被俘北去。李師師同中原許多居民一樣,歷盡艱辛逃難到了江南。作者即是在湖湘與之偶遇有感,才寫下了這首詞 。劉子翬《汴京紀事》詩云 :“輦轂繁華事可傷,師師垂老過湖湘,縷衣檀板無人識,一曲當時動帝王?!?br>可見南宋初年師師確實在湖湘一帶,隱姓埋名,依舊賣藝為生 。“自從驚破霓裳后,楚奏吳歌扇里新”二句正面表述了師師在靖康之際的遭遇 ?!澳奚选敝柑拼鷮m廷的“霓裳羽衣舞 ”。白居易《長恨歌》的“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即指唐玄宗與楊玉環(huán)的驕奢淫樂致有安史之亂。安史之亂和靖康之變,在歷史教訓方面有某種相似之處,所以詞人借“驚破霓裳”以喻北宋滅亡 ?!白詮捏@破霓裳后 ”,師師生活發(fā)生劇變,忽然失去皇帝的寵幸,再度流落民間賣藝。歌妓們演唱時以曲名書于歌扇,由聽眾點唱,所謂“歌盡桃花扇底風”即唱完扇上列出之歌曲。詞的上片以“前朝”、“驚破”、“扇里新”等詞語表示師師生活變化的軌跡,概括了她一生的命運。師師的命運又暗與北宋滅亡的命運有著聯(lián)系。
詞的下片突出表達作者悲痛感慨之情。過片以虛寫而制造了悲傷凄涼的抒情氛圍。“秦嶂雁,越溪砧”
是指北方南飛的雁唳和南方婦女的搗衣聲。這兩種聲音在寂寞的夜里都會給客寄他鄉(xiāng)的人以悲傷凄涼之感,真是:“雁已不堪聞,砧聲何處村”。朱敦儒與李師師都同是流落南方的北客。當西風蕭瑟的秋夜,詞人不禁感到他與師師都象落葉飄零的身世了。這兩位飄零的北客在異鄉(xiāng)萍水相逢,流落的命運使他們產(chǎn)生相互的同情。所以當詞人在酒席之前忽然聽到熟悉的師師所唱的“當時曲 ”,恍然確知這就是“唱得梨園絕代聲 ”的李夫人時,對師師的同情,和自己國破家亡、倉皇避難的傷痛 ,一齊迸涌出來 ?!皞让薄保诿蓖嵝?,表示生活潦倒的頹放之狀 ;“停杯”表示心情異常激動,痛苦情緒無法排解。這很形象地傳達出了當時作者的心情,他激動感慨得“側帽停杯 ”,掩面痛哭。
朱敦儒這首小詞低回宛轉深切感人。它以反映歌妓李師師的不幸遭遇并表示對她的同情,從側面接觸了靖康之變的重大歷史題材,表達了士大夫深沉的悲痛和愛國的情感。
- 請游山之日于黎廣文二首寺有萬竹此君原不俗,幽趣逼蒼官。濁世三庚熱,空山六月寒。何尤懷抱隘,便{左扌右監(jiān)}水云寬。敬請游盤日,追隨杖履看。
- 客懷結發(fā)游荊楚,勞心惜寸陰。草長春徑窄,花落曉煙深。谷旱惟祈雨,年饑不問金。三齊雖淡薄,留此亦何心。
- 過白沙出郭才數(shù)里,片景盡漁家。夜靜惟聞犬,潮平不見沙。寒風欺槿葉,淡月讓蘆花。世路幾銷歇,一翁常施茶。
- 送呂寺丞古有從軍樂,人今衣彩行。春風騏驥健,朝日鳳凰鳴。樹遠秦中道,花繁塞下城。篇章聞舊俗,當為放遺聲。
- 戲鶴林柱下固能官老子,漆園亦可祿莊周。鶴林不仕知何意,快取青氈趁黑頭。
- 小桃紅芳草連天春。斜日明汀渚。懊恨東風,恍如春夢,匆匆又去。早知人、酒病更詩愁,鎮(zhèn)輕隨飛絮。寶鏡空留恨,箏雁渾無據(jù)。門外當時,薄情流水,如今何處。正相思、望斷碧山云,又鶯啼晚雨。
- 清渭八景大隴秋云迢迢大隴似眠牛,多少村莊筑此丘。玄室幽深埋玉樹,曉云飛繞護松楸。棲遲每入林間渺,變化長從海上浮。正是蒼生多渴望,作為霖雨濟田疇。
- 水調(diào)歌頭(和王槐城自壽)未信仙都子,曾識老仙翁仙都,槐城所領宮觀。卿卿少年去后,心與道人同。揮塵不須九錫,開閣苦無長物,閑日醉千鐘。一笑欠伸起,兒戲大槐中時槐城方放妾。友彭聃,招園綺,傲喬松。年來多慣世事,莫莫惱司空。等得三朝好老,恰則而今虛左,梅信已先通。富貴正不免,從此學癡聾。
- 晚眺數(shù)點寒鴉過別村,晚來秋色眼中分。木從闕處留殘照,山欲昏時雜亂云。兩岸草深蟲語話,一汀沙白鳥耕耘。林間僧舍知何處,回首鐘聲遠近聞。
- 更漏子秋點長,秋夢短。怕見黃昏庭院。風窸窣,雨蕭騷。倚窗魂欲銷。候蛛絲,占鵲喜。依舊濃愁一紙。紅袖黦,翠鈿蔫。淚痕猶未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