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樂·璧月初晴
余自乙亥上元,誦李易安《永遇樂》,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聞此詞,輒不自堪,遂依其聲,又托之易安自喻。雖辭情不及,而悲苦過之。
璧月初晴,黛云遠(yuǎn)淡,春事誰主。禁苑嬌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許。香塵暗陌,華燈明晝,長是懶攜手去。誰知道,斷煙禁夜,滿城似愁風(fēng)雨。
宣和舊日,臨安南渡,芳景猶自如故。緗帙流離,風(fēng)鬢三五,能賦詞最苦。江南無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誰知否??障鄬?,殘釭無寐,滿村社鼓。
翻譯和注釋
譯文
暮雨初晴,如璧的明月東升。云色如黛,淡淡飄蕩在遠(yuǎn)空。這美好的春景,到底屬于何人?故宮禁苑中一片微寒,西湖的堤岸倦慵暖溫。前度劉郎如今又來這里,想不到變得如此冷寂岑岑。記得從前的元夜,車水馬龍攘攘紛紛,凝香彌漫的塵土將道路遮暗。五光十色的花燈,把暗夜照得如白晝一樣明燦。我總是沒有什么心情,和人們攜手同去賞燈觀看。誰知道,上元夜也會禁止宵行,人稀煙斷,滿城凄風(fēng)苦雨,愁云慘淡。
猶記宣和舊日,直到南渡臨安,上元夜依舊熱鬧繁盛如故。而今辛苦收藏的金石書畫,幾乎散失盡凈。元宵佳節(jié)也無心打扮,任憑鬢發(fā)紛亂飛舞。寫下感時(shí)傷亂的詞章,最令人感到凄苦。如今江南也無路可走,我到處漂泊無寄處。就想起被叛軍困在長安的杜甫,月夜里思念鄜州的親人,這種凄苦的心境如今又有誰知否?空自對著昏暗不明的一盞殘燈,長夜無眠,外面又傳來滿村的社鼓。
注釋
乙亥: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
李易安:即李清照,號易安居士。
璧月初晴:暮雨初晴,璧月上升。璧月,以圓形的玉比喻圓月。
黛云:青綠色像眉似的薄云。
禁苑嬌寒:皇帝苑園不許宮外人游玩,故稱禁苑。嬌寒,嫩寒、微寒。
前度遽如許:意為再來臨安時(shí),局勢變化如此之快。
香塵暗陌:街道上塵土飛揚(yáng),往來車馬很多。
宣和舊日:指宋徽宗宣和年間汴京的繁華盛況。
緗帙流離,風(fēng)鬟三五,能賦詞最苦:意為在戰(zhàn)爭中流離失所,人已衰老,所作詞反而更覺痛苦。緗帙,書卷。流離,散失。風(fēng)鬟,頭發(fā)散亂的樣子。三五,指舊歷正月十五夜。
江南無路:江南已淪陷。殘鈕:殘燈。
永遇樂·璧月初晴問答
問:《永遇樂·璧月初晴》的作者是誰?
答:永遇樂·璧月初晴的作者是劉辰翁
問:永遇樂·璧月初晴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永遇樂·璧月初晴是宋代的作品
問:永遇樂·璧月初晴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余自乙亥上元,誦李易安《永遇樂》,為之涕下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余自乙亥上元,誦李易安《永遇樂》,為之涕下 出自 宋代劉辰翁的《永遇樂·璧月初晴》
問:余自乙亥上元,誦李易安《永遇樂》,為之涕下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余自乙亥上元,誦李易安《永遇樂》,為之涕下 的下一句是 今三年矣。
問:出自劉辰翁的名句有哪些?
答:劉辰翁名句大全
永遇樂·璧月初晴賞析
此詞一起三句,以對句寫景,月明云淡,景色可嘉。然而一句抒情,“春事誰主?”問得突兀,實(shí)以傷心人別有懷抱,何堪對此。接著再寫臨安宮苑,湖堤天氣,寒暖適宜,但卻何匆匆乃爾,實(shí)悲嘆春之易逝,國已淪亡。三接復(fù)以對句寫香陌華燈之熱鬧美麗,一結(jié)又“長是懶攜手去”。心情可知,痛何如之!上片最后“誰知”二句,在斷煙禁夜氣氛中,“滿城似愁風(fēng)雨”。這里是以景物作比喻。臨安已淪陷,元朝統(tǒng)治者在彼發(fā)布命令,宰割人民,哪能不使人悲憤。這一句如似重槌,發(fā)人猛省。
下片首段三句與上片末句,似斷實(shí)連,但卻展開了對往事的回憶。“宣和舊日”,實(shí)指北宋?!芭R安南渡”,杭州變作汴州?!胺季蔼q自如故”,一總南北宋之繁華景象。又寓有不堪回首之嘆。國事如此,是從大處著墨,而又系結(jié)合易安的身世來抒寫的。因?yàn)槔钋逭盏摹队烙鰳贰吩鴮憽爸兄菔⑷铡钡那闆r,但南奔后,是“而今憔悴”。是如詞序所云“又托之易安自喻”。“緗帙”下三句,記述易安南奔時(shí)書籍喪失,三五月明時(shí)感懷,寫下很多“凄凄慘慘戚戚”的詞,真是凄苦之至?!敖稀毕氯?,再申述亂離流落之苦,用杜甫有安史亂中寄家鄜州的故事。無路可走,無家可歸,苦情自不待言,而卻以“此苦又誰知否?”反語出之,情更深痛,筆勢陡起。一結(jié)“空相對、殘釭無寐,滿村社鼓?!睒O寫一己之悲與他人之樂,和李清照的詞是遙相承應(yīng),更有無可奈何之嘆,哀惋無窮。
全詞每小段都是先景后情,情景交織,疏密相間。兩片末尾,均是大力鋪寫當(dāng)時(shí)情景,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上片以此來勾起下片,下片末尾以景抒情,給人以無限回味。
- 風(fēng)流子飛瓊神仙客,因游戲、誤落古桃源。藉吟箋賦筆,試融春恨,舞裙歌扇,聊應(yīng)塵緣。遣人怨,亂云天一角,弱水路三千。還因秀句,意流江外,便隨輕夢,身墮愁邊。風(fēng)流休相誤,尋芳縱來晚,尚有它年。只為賦情不淺,彈淚風(fēng)前。想霧帳吹香,獨(dú)憐奇俊,露杯分酒,誰伴嬋娟。好在夜軒涼月,空自團(tuán)圓。月軒,其號也。
- 祝英臺近(登多景樓)甕城高,盤徑近。十里筍輿穩(wěn)。欲駕還休,風(fēng)雨苦無準(zhǔn)。古來多少英雄,平沙遺恨。又總被、長江流盡。倩誰問。因甚衣帶中分,吾家自畦畛。落日潮頭,慢寫屬鏤憤。斷腸煙樹揚(yáng)州,興亡休論。正愁盡、河山雙鬢。
- 浣溪沙(五之二)香靨凝羞一笑開。柳腰如醉肯相挨。日長春困下樓臺。照水有情聊整鬢,倚闌無緒更兜鞋。眼邊牽系懶歸來。
- 感懷五首佐岳歸來得自如,仍然服色似芙渠。兒童癡絕牽衣問,腰下如何不見魚。
- 送庵僧歸山微官驅(qū)我離家山,何日歸休得遂閒。先隴陰陰松影里,春來青草倩師刪。
- 下第后送友人不及失意經(jīng)寒食,情偏感別離。來逢人已去,坐見柳空垂。細(xì)雨飛黃鳥,新蒲長綠池。自傾相送酒,終不展愁眉。
- 仙霞道中阻雨薄墓雨霏霏,歸心恨不飛??统倘兆瑁疑岚肽赀`。澗澀水爭道,山空云觸衣。憑誰洗光手,取出太陽輝。
- 刈稻了詠懷稻獲空云水,川平對石門。寒風(fēng)疏落木,旭日散雞豚。野哭初聞戰(zhàn),樵歌稍出村。無家問消息,作客信乾坤。
- 結(jié)交行送武之文江南野人毛發(fā)古,騎牛讀書無一侶。白眼遙看泰華云,赤腳冷濯滄浪雨。長安小兒不足數(shù),論文忽有東平武。武君胸中氣崢嶸,呼吸云夢吞滄溟。筆底春秋決王伯,坐探今古無余情。青青揚(yáng)舟渡淮海,江山秀色遙相待。雄文卷盡九江碧,新詩寫出廬山翠。西南五老青未了,倏忽騎云過蓬島。脫略不作公子行,隨我騎行踏芳草。人怪我顏何丑老,自覺無人可同調(diào)。梅花明月柳花云,獨(dú)對青山發(fā)長嘯。武君過我笑我癡,話言時(shí)復(fù)投其機(jī)。柴床臥聽夜雨落,草窗坐看秋螢飛。凄涼飲盡客中味,君知我知誰復(fù)知。今年丙子旱太苦,江南萬里皆焦土。老羸餓死壯者逃,碩鼠欺人暴如虎。武君平生多抱負(fù),對此如何可輕舉?武君武君善調(diào)護(hù),慎勿輕身學(xué)巢許。秋風(fēng)昨日吹大荒,草木黃落雁南翔。浩然歸興不可降,嚴(yán)君五馬一馬黃。大兄亦受七品郎,況是遷官歸故鄉(xiāng)??芍偫锷x光,我窮衣袖露兩肘。回視囊蓖無一有,送君不勸陽關(guān)酒。長歌但折江上柳,丈夫有志當(dāng)自持。不須重此生別離,淚不為此生別滋。天南天北同襟期,明年平原芳草綠。試弓好射銜花鹿,有懷若問山陰竹,中天亦有南飛鵠。
- 贄趙廣安先生早矣袖薰弦,趁取南風(fēng)入皛然。燕稱不妨辭閫幕,魚枯應(yīng)喜活民編。萬家吟賞知微月,千里依棲刺史天。河漢定就歷屆黼黻,大宗寧許久藩宣。
- 曙雕回大旆,夕雪沒前峰。——— 鄭巢送邊使
- 小池隨事有風(fēng)荷,燒酹傾壺一曲歌。——— 司空圖偶題三首
- 須臾下筆風(fēng)雨吼,寫盡清溪曲曲波——— 項(xiàng)安世次韻蘇主管青溪十絕句
- 好景落誰詩句里,蹇驢馱我畫圖間。——— 趙沨黃山道中
- 夢魂飛過海山樓。——— 洪適臨江仙
- 繚郭平湖從昔好,倚天朱檻為誰開——— 晁補(bǔ)之次韻和求仁不赴照碧堂會呈無愧之作
- 李生場蕩蕩,所見實(shí)奇哉——— 王安石擬寒山拾得二十首
- 半醉凝情臥繡茵,睡容無力卸羅裙,玉籠鸚鵡厭聽聞——— 毛熙震浣溪沙
- 農(nóng)事已知溝澮足,歡聲不待管弦催——— 韓元吉答金元鼎喜雨
- 秋風(fēng)吹梧桐,樹葉嗚嚗嚗——— 釋法泰頌古十二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