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喧嘩的雨已經(jīng)過去、逐漸變得細微,映著天空搖漾的是如絲的細雨飄飛。
石階前小草沾了泥并不臟亂,院子里柳條上的風也陡然變得稀少起來。
舞石應立即帶著乳子起飛,且不要因播撒云層濡濕自己的仙衣。
眼前江船何其匆促,不等到江流平靜就迎著風浪歸去。
注釋
《杜詩演義》:先之以鳴雨,繼之以微雨,故題云《雨不絕》。
鳴雨:雷雨。邊連寶:大雨易絕,細雨難絕。大雨過而繼以細雨,則倍難絕。諺所謂雨后毛不晴也。
映空:猶陰空,天色昏暗?!锻ㄋ孜摹罚喝贞幵挥?。飏(音揚),飛揚。如絲飛,指細雨綿綿。
長條:指柳樹枝條,例如庾信詩“河邊楊柳百尺枝,別有長條踠地垂”(《楊柳歌》),以及杜甫絕句“隔戶楊柳弱嫋嫋,狂風挽斷最長條”。有人認為“長條”指雨,恐非。仇兆鰲注:草不沾污,見雨之微。風雖乍稀,雨仍未止也。
“舞石”句用典。舞石將乳子,見于《水經(jīng)注》卷三十八:湘水東南流徑石燕山東,其山有石一,紺而狀燕,因以名山。其石或大或小,若母子焉。及其雷風相薄,則石燕群飛,頡頏如真燕矣。旋應:很快。將:帶領。這句是用傳說中石燕來形容風中的雨點。
《杜律演義》:莫自濕,勸神女莫久行雨,而自濕其衣也。仇注:舞燕將子,記暮春雨。行云濕衣,切巫山雨。這里也用了一個典故,出自戰(zhàn)國時期宋玉的《高唐賦》序:昔者先王(指楚懷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愿薦枕席?!蓖跻蛐抑?,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br />舸(音葛):船。何:何其。匆促:匆忙、倉促。
“未待”句是說,未等水流平穩(wěn),就逆流而歸。
雨不絕問答
問:《雨不絕》的作者是誰?
答:雨不絕的作者是杜甫
問:雨不絕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雨不絕是唐代的作品
問:雨不絕是什么體裁?
答:七律
問:鳴雨既過漸細微,映空搖飏如絲飛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鳴雨既過漸細微,映空搖飏如絲飛 出自 唐代杜甫的《雨不絕》
問:鳴雨既過漸細微,映空搖飏如絲飛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鳴雨既過漸細微,映空搖飏如絲飛 的下一句是 階前短草泥不亂,院里長條風乍稀。
問:出自杜甫的名句有哪些?
答:杜甫名句大全
雨不絕賞析
清初學者仇兆鰲《杜詩詳注》:此詩上六句寫雨中景物,末二句寫雨際行舟。風狂雨急,故鳴而有聲,既過則細若飛絲矣。草不沾污,見雨之微。風雖乍稀,雨仍未止也。舞燕將子,記暮春雨。行云濕衣,切巫山雨。江舸逆浪,杜甫對冒險營運表示擔憂。
清代杜詩研究家浦起龍《讀杜心解》:“望晴之詞,祝其止舞而挾子以游,停云而振衣適志,已引動欲歸義。乳子本說燕雛,仙衣本說神女,公乃借形挈家歸去之志也,運古入化。”
當代詩人謝頤城認為仇兆鰲對“舞石旋應將乳子,行云莫自濕仙衣”兩句的注解有問題,浦起龍“運古入化”的評語也不恰當。他認為杜甫借“舞石”“將乳子”,表示自己將“挈家歸去”;借巫山神女的典故“行云莫自濕仙衣”,是提醒自己不能只顧“行云”、游覽瀟灑,而延誤了歸程。同時謝頤城認為這首詩最大的毛病是:“舞石”典故用得突兀,不協(xié)調。
- 南歌子愛日烘晴書,輕寒護曉霜。小春庭院繞天香。仙風珊珊來自、五云鄉(xiāng)。庭下芝蘭秀,壺中日月長。要看發(fā)綠與瞳方。一笑人間千歲、飲淋浪。
- 送陳魯叟使君赴廣西漕闔郡留無計,匆匆奪父師。使君三月政,遺老百年思。遠宦生華發(fā),輕裝載舊碑。海山應有恨,未得謝公詩。
- 雪后暖地難為雪,春天易得晴。落梅狂客意,啼鳥故園聲。秋樂從他事,湖山寄此生。愿將身與世,渾似柳梢輕。
- 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茫茫蒼穹,孰知其紀。精意潛通,雖遠而邇。量幣芳誠,有實斯篚。睠然顧之,永錫繁祉。
- 凌晨早朝萬瓦宵光曙,重檐夕霧收。玉花停夜燭,金壺送曉籌。日暉青瑣殿,霞生結綺樓。重門應啟路,通籍引王侯。
- 秋園桃花秋園八月開桃花,數(shù)枝冷淡無光華。北風蕭蕭吹汝寒,汝發(fā)非時誰復看。墻下牽月顏色鮮,故園欺汝相縈纏。何不藏英待時發(fā),自有陽春三月天。
- 天闕山不知象魏欲何為,布政頒條總在茲。凡在往來須仰視,庶幾眾庶可周知。后來江左當新造,好向城隅踵舊規(guī)。卻指牛頭作天闕,此言多少被人嗤。
- 州橋南望朱雀門,北望宣德樓,皆舊御路也。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 泰定菴太極函三性,千燈共一光。猿啼廬阜月,雁叫洞庭霜。夜半冰生水,風前麝出囊。吾師知個事,念念守中黃。
- 奉和圣制送鄧王牧宣城千里陵陽同陜服,鑿門胙土寄親賢。曙煙已別黃金殿,晚照重登白玉筵。江上浮光宜雨后,郡中遠岫列窗前。天心待報期年政,留與工師播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