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原題】:
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己未九月予赴鞫御史聞子瞻先已被系予晝居三院東閣而子瞻在知雜南廡才隔一垣不得通音息因作詩四篇以為異日相遇一噱之資耳
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己未九月予赴鞫御史聞問答
問:《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己未九月予赴鞫御史聞》的作者是誰?
答: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己未九月予赴鞫御史聞的作者是蘇頌
問: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己未九月予赴鞫御史聞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己未九月予赴鞫御史聞是宋代的作品
問:近年出處略相同,十載邅回我與公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近年出處略相同,十載邅回我與公 出自 宋代蘇頌的《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己未九月予赴鞫御史聞》
問:近年出處略相同,十載邅回我與公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近年出處略相同,十載邅回我與公 的下一句是 杭婺鄰封遷謫后,湖濠繼踵縶維中。
問:出自蘇頌的名句有哪些?
答:蘇頌名句大全
- 早行客程因太早,卻費一更眠。落月已歸海,殘星猶在天。櫓聲荷葉浦,螢火豆花田。隔岸誰家起,青燈遠(yuǎn)樹邊。
- 和襲美揚州看辛夷花次韻柳疏梅墮少春叢,天遣花神別致功。高處朵稀難避日,動時枝弱易為風(fēng)。堪將亂蕊添云肆,若得千株便雪宮。不待群芳應(yīng)有意,等閑桃杏即爭紅。
- 檜樹翠云交干瘦輪囷,嘯雨吟風(fēng)幾百春。深蓋屈盤青麈尾,老皮張展黑龍鱗。唯堆寒色資琴興,不放秋聲染俗塵。歲月如波事如夢,竟留蒼翠待何人。
- 文舉仙尉以詩寄似兼惠新安紙乳洞荼次韻奉酬閉戶鶯聲老,開緘鯉素新。多慚青眼舊,遠(yuǎn)寄白頭人。佳楮冰天繭,芳芽雪洞春。著書兼破睡,勒謝敢辭頻。
- 即事凝云淡淡山蒼蒼,在影下照生湖光。漁舟散入綠蘋去,劃破琉璃三四行。
- 史魏公東湖別墅二首徜徉綠野春波上,徙倚石樓煙靄間。只恐蒼生待霖雨,未容謝傅老東山。
- 源里一洞沾秦俗,疑非太古民。盡將源里事,報與世間人。
- 舟中蕭蕭風(fēng)雨小江秋,不是愁人亦合愁。忽聽疏鐘知寺近,笑尋沙路上牛頭。
- 題惠山寺九山朝暮云,搖落少游墳。野蔓碑全沒,晴庵磬亦聞。洞偏泉路細(xì),松折鶴巢分。高視太湖近,雪濤鷗起群。
- 與道原過西莊遂游寶乘周顒?wù)靼⑻m若,婁約身歸窣堵坡。今日隱侯孫亦老,偶尋陳跡到煙蘿。
- 午榻忘搘臂,晨觴厭啟唇——— 強(qiáng)至通判國博惠建茶且有對啜之戲因以奉謝
- 山城秋早,聽畫角吟風(fēng),曉來聲咽。——— 姚述堯念奴嬌
- 萬木含涼雨,驅(qū)馬有余清——— 司馬光雨中過王安之所居謁以詩寄之
- 鏡曉容顏別,鐘昏夢寐懸——— 汪元量宮人為尼
- 弱水應(yīng)無地,陽關(guān)已近天。——— 杜甫送人從軍
- 蟬移驚鵲近,鷺起得魚忙——— 葛天民夏日
- 天地渾淪方返樸,國家霈澤正哀惸——— 吳潛和史司直韻五首
- 新年納余慶,嘉節(jié)號長春。——— 佚名孟蜀桃符詩
- 陪客常留煨芋火,課兒頻煮讀書茶——— 黃崇義詩一首
- 五見孫枝三弄授,童冠參差袍笏。——— 徐經(jīng)孫百字令/念奴嬌
- 5鳥籠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