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擬張鳴善
山人家堆案圖書,當(dāng)窗松桂,滿地薇蕨。
侯門深何須刺謁?白云自可怡悅。
到如何世事難說,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不見一個豪杰!
翻譯和注釋
譯文
秦漢的帝王墳?zāi)挂呀?jīng)埋在茫茫草野之下。
那以后歷代江山易主,就像天邊的月亮?xí)r圓時缺那樣迅速變幻,司空見慣。
我家里堆的是書畫,窗前栽的是松桂,滿地長的是薇蕨。
侯門深似海,何必去拜訪呢,白云自有自己的快樂。到如今世事依然不堪。
看茫茫天地之間,竟見不到一個英雄,一個豪杰。
注解
擬:模擬。張鳴善;元代后期散曲作家。此曲從內(nèi)容看,可能是模仿張鳴善《水仙子·譏時》。
陵闕:指帝王的墳?zāi)埂?br/>山人家:山居的人,作者自稱。
堆案圖書:形容藏書豐富。案,桌子。
薇蕨:皆草本植物。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隱居首陽山,采薇而食。后世以“薇蕨”為隱者之糧。
侯門:泛指官宦顯貴人家。
刺謁:求見,拜訪。刺,類似后來的名片。
折桂令·擬張鳴善問答
問:《折桂令·擬張鳴善》的作者是誰?
答:折桂令·擬張鳴善的作者是倪瓚
問:折桂令·擬張鳴善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折桂令·擬張鳴善是元代的作品
問:折桂令·擬張鳴善是什么體裁?
答:散曲
問:草茫茫秦漢陵闕,世代興亡,卻便似月影圓缺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草茫茫秦漢陵闕,世代興亡,卻便似月影圓缺 出自 元代倪瓚的《折桂令·擬張鳴善》
問:草茫茫秦漢陵闕,世代興亡,卻便似月影圓缺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草茫茫秦漢陵闕,世代興亡,卻便似月影圓缺 的下一句是 山人家堆案圖書,當(dāng)窗松桂,滿地薇蕨。
問:出自倪瓚的名句有哪些?
答:倪瓚名句大全
折桂令·擬張鳴善賞析
本篇是作者一首述志寄懷之作。作者生活在元末。這時社會動亂,危機(jī)四起。元朝日趨崩潰,農(nóng)民起義到處涌起。作者家居無錫,這時張士城正在這里擁兵稱王,社會極不安定。倪瓚是一位高士,一生抱清貞絕俗的態(tài)度,工書好學(xué),篤于自信,以書畫名噪一時。但他也不能與世隔絕,更不能對社會的動蕩無動于衷。這首小曲,抒發(fā)了他對歷史和現(xiàn)狀的感慨,直接表現(xiàn)了他的生活態(tài)度,生動地反映了這位杰出的山水畫家的思想品格,很值得重視。
- 西江月(紅梅)梅好惟嫌淡佇,天教薄與胭脂。真妃初出華清池。酒入瓊姬半醉。東閣詩情易動,高樓玉管休吹。北人渾作杏花疑。惟有青枝不似。
- 下第懷樓壽朋百尺丹梯擬共登,共登天上最高層。南山有霧空藏豹,北海無云可化鵬。動業(yè)十年塵里鏡,詩書萬卷雨前燈。桃花開盡不歸去,又逐春風(fēng)過武陵。
- 經(jīng)曲阜城行經(jīng)闕里自堪傷,曾嘆東流逝水長。蘿蔓幾凋荒隴樹,莓苔多處古宮墻。三千弟子標(biāo)青史,萬代先生號素王。蕭索風(fēng)高洙泗上,秋山明月夜蒼蒼。
- 七夕曝衣篇標(biāo)簽:七夕節(jié)君不見昔日宜春太液邊,披香畫閣與天連。燈火灼爍九微映,香氣氛氳百和然。此夜星繁河正白,人傳織女牽牛客。宮中擾擾曝衣樓,天上娥娥紅粉席。曝衣何許曛半黃,宮中彩女提玉箱。珠履奔騰上蘭砌,金梯宛轉(zhuǎn)出梅梁。絳河里,碧煙上,雙花伏兔畫屏風(fēng),四子盤龍擎斗帳。舒羅散縠云霧開,綴玉垂珠星漢回。朝霞散彩羞衣架,晚月分光劣鏡臺。上有仙人長命綹,中看玉女迎歡繡。玳瑁簾中別作春,珊瑚窗里翻成晝。椒房金屋寵新流,意氣驕奢不自由。漢文宜惜露臺費(fèi),晉武須焚前殿裘。
- 觀田中鴝鵒啄粟,因悟象耕鳥耘之說,戲題二鳥衣緇布外無華,白錦中單分外嘉。只麼跳行人不覺,忽然飛起自成花。
- 大滌洞得得籃輿躡紫煙,青山買斷不勞錢。孤峰峭聳云間柱,大滌深藏洞里天。一派飛泉成舞翠,千尋秀石屢來賢。上方猶有奇觀在,更欲捫蘿到絕巔。
- 吾鄉(xiāng)陳萬卿儒者能醫(yī)見宜春趙守盛稱其醫(yī)藥之本草有折衷,儒醫(yī)功用深。何須九折臂,費(fèi)盡一生心。藥物辨真?zhèn)?,方書通古今。有時能起虢,一劑直千金。
- 宮詞百花成錦柳飛綿,纏席清明上已前。繡蓋徐徐紅日永,六宮游幸不鳴鞭。
- 介甫作巫山高命光屬和勉率成篇真不知量巫山高,巫山之高高不極。寒江西來曳練長,群峰森羅十二戟。清狖悲號裂翠崖,老蛟怒門摧丹壁。輕生重利三馬客,一葉直沖高浪白。船頭吟嘯坐自如,仰視長天不盈尺。叢祠象設(shè)儼山椒,巫祝紛紛非一朝。云是高唐神女之所處,至今暮雨常蕭蕭。我聞神理明且直,興亡唯觀惡與德。安肯來從楚國君,憑依夢寐為淫昏。襄王之心自荒惑,引領(lǐng)日望陽臺云。獨(dú)不思懷王西行不復(fù)返,甲光照地屯秦國。蠶食黔中下荊門,陵園宗廟皆燒焚。社稷飄零不復(fù)存,嗟嗟若敖蚡冒將,篳路藍(lán)縷皆辛勤。
- 春日六言十二首淵明甫涉知命,汲汲登皋臨流。儂長渠三十歲,故當(dāng)秉燭出游。
- 時物感人情,憶我故鄉(xiāng)曲——— 白居易孟夏思渭村舊居寄舍弟
- 為逼霜臺使,重裘也覺寒——— 岑參虢州西亭陪端公宴集
- 嚼之有永味,悠然寄深情——— 項(xiàng)安世次韻徐縣丞送行
- 聞君棄孤城,猶自握漢節(jié)。——— 獨(dú)孤及代書寄上裴六冀、劉二潁
- 絕憐佳處有如此,亦勸斯人共和之——— 趙蕃九日懷在伯
- 愁邊開樂國,鬧里作閑身。——— 陸游種秫
- 敏不可恃,鈍宜自強(qiáng)——— 杜范三月某日有感而書
- 仗節(jié)而死,無愧委質(zhì)——— 靖康小雅提舉京城四壁守御劉公
- 家家盡唱升平曲,帝幸梨園親制詞。——— 竇常還京樂歌詞
- 良宵人人愿君醉,豈問遍誰得君意,君其歡娛至萬歲——— 滕岑白紵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