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懶得搖動白羽扇來祛暑,披散頭發(fā)悠然自得的呆在蒼翠樹林中。
將解下的頭巾掛在石壁上,任由松樹間的涼風吹過頭頂。
注釋
裸袒(tǎn):裸,赤身。袒,露臂。
青林:指山中樹木蒼翠、遮天蔽日。
脫巾:摘下頭巾。
露頂:露出頭頂。
松風:松樹間吹過的涼風。
夏日山中問答
問:《夏日山中》的作者是誰?
答:夏日山中的作者是李白
問:夏日山中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夏日山中是唐代的作品
問:夏日山中是什么體裁?
答:五絕
問: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出自 唐代李白的《夏日山中》
問: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的下一句是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問:出自李白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白名句大全
夏日山中賞析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币驗槭窍奶欤杂小鞍子鹕取?;因為是山中,所以有扇而懶得搖。因為山林中過往的人煙稀少,詩人敢于脫去頭巾,表現(xiàn)出悠然自得,不拘禮法的形象。句中通 過“懶”、“裸”,突出了詩人在山中夏日乘涼的悠鬧情趣描繪了一幅生動的夏日消閑圖畫。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詩人解下頭巾,掛在山中的石壁上,多么涼爽宜人。袒胸露頂,棲身林下,大有解除塵累,反歸自然的情趣。通過“脫”、“露”,來表達詩人無拘無束,向往自然的心情?!叭巍斌w現(xiàn)了詩人豪放不羈,任憑山風從頭上吹過,表現(xiàn)出一種豁達、爽快的感覺。
全詩寫出了作者在山林無拘無束,曠達瀟灑,不為禮法所拘的形象,有魏晉風度。 詩人忘情沉醉于“夏日山中”,悠悠然一種自樂自足的逍遙,特別是對個人情感的放縱與宣泄,可以說達到了極點。在《夏日山中》羽扇可以不搖,衣履可以不穿。“裸體青林中”,“露頂灑松風”更體現(xiàn)出詩人悠然自得,親近自然的心情詩通過對詩人自身狀態(tài)的描寫,來突出夏天的炎熱。同時借夏天炎熱的環(huán)境,表達詩人無拘無束,在山林間豪放自如的狀態(tài)。詩中在夏天炎熱的環(huán)境下,對詩人狀態(tài)的描寫生動,別有一番悠然自得的閑趣。
- 偈頌七十一首七手八腳,三頭兩面。歡喜冤家,頭頭撞見。山僧建立宗旨,直須為我成褫。學人未達其源,也要請師方便。有方便,沒方便。石鞏張弓,三平中箭。
- 八月七日被命上會稽沿途所歷拙於省記為韻語御香三日出齋廬,騎至城東下鑒湖。瀰望湖田連蕩地,菱花面目半模糊。
- 偈吃粥了也未,趙州無忌諱。更令洗缽盂,太煞沒巴鼻。悟去由來不丈夫,這僧那免受糊涂。有指示,無指示,韶石四楞渾塌地。入地獄,如箭射,云岫清風生大廈。相逢攜手上高山,作者應須辨真假。真假分,若為論,午夜寒蟾出海門。
- 登樓望月寄鳳翔李少尹陌上涼風槐葉凋,夕陽秋露濕寒條。登樓望月楚山上,月到樓南山獨遙。心送秦人趨鳳闕,月隨陽雁極煙霄。軒車不重無名客,此地誰能訪寂寥。
- 病著病著今年劇,衰來次第新。茅茨安久處,芻豢罷前陳。零落閑邊句,逍遙事外身。村東褚草蕈,一笑得常珍。
- 次張義立登九頂三絕烏尤酒壯禾林如欲舞,詩豪萬景不容驕。山中肯著如斯客,來聽春風婆餅焦。
- 近承琮上人問訊甚勤老懶不能作書以偈答之十年不到吳溪上,聞道禪龕更斬新。得見山中此松老,后來誰是住庵人。
- 江行夜雨江風木落天,游子感流年。萬里波連蜀,三更雨到船。夢殘燈影外,愁積葦叢邊。不及樵漁客,全家住島田。
- 墻西樹墻西高樹結(jié)陰稠,步屣窮年向此留。白日屢移催我老,清風一至使人愁。紛紛暝鳥驚還合,渺渺涼蟬咽欲休?;厥着f林歸未得,看看知復幾春秋。
- 雨后秋事雨已畢,秋容晴為妍。新香?。ㄗ蠛逃伊T)稏,余潤溢潺湲。機杼蛩聲里,犁鋤鷺影邊。吾生一何幸,田里又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