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月亮將落,晨星稀疏,天快要明了,閨房內(nèi)孤燈閃爍,女主人還在輾轉(zhuǎn)反側(cè)。
披起衣服走到門前急切探看,惱恨那報(bào)喜的鵲聲把人欺騙。
注釋
夢難成:指輾轉(zhuǎn)反側(cè),不能成眠。
不忿(fèn):不滿、惱恨。一作“不問”。
鵲喜聲:古人認(rèn)為鵲聲能預(yù)報(bào)喜事。
閨情問答
問:《閨情》的作者是誰?
答:閨情的作者是李端
問:閨情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閨情是唐代的作品
問:閨情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燈未滅夢難成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燈未滅夢難成 出自 唐代李端的《閨情》
問: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燈未滅夢難成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燈未滅夢難成 的下一句是 披衣更向門前望,不忿朝來鵲喜聲。
問:出自李端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端名句大全
閨情賞析
“月落星稀天欲明”,起筆描繪了黎明前寥廓空寂的天宇,這里全詩的背景。隨后,詩筆從室外轉(zhuǎn)向室內(nèi),描繪了另一番景象:“孤燈未滅夢難成?!碧煲褜⒚鳎聼糸W爍,詩中女主人公仍在那兒輾轉(zhuǎn)反側(cè),不能成眠。她有什么心事?這里已經(jīng)產(chǎn)生一個懸念。可是,作者似乎并不急于解決這個懸念,而是把筆墨繼續(xù)集中在那位少婦身上:“披衣更向門前望”。這神情就更奇怪了。她在等待什么?要去看什么?懸念進(jìn)一步加深?!安环蕹瘉睐o喜聲!”啊,原來是黎明時分那聲聲悅耳動聽的喜鵲鳴叫,把她引到門前去的。“乾鵲噪,行人至?!边@不明明預(yù)兆著日夜思念的“行人”──出了遠(yuǎn)門的丈夫馬上要回來嗎?所以她忙不迭地跑到門前去了??墒?,門外只有車塵馬跡、稀稀落落的行人,哪里有丈夫的影兒!她傷心透了:一方面是由于失望;另方面她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不忿”(即不滿、惱恨)二字,正傳達(dá)出少婦由驚喜陡轉(zhuǎn)憂傷的心情。
喜鵲是無辜的。當(dāng)然,我們也不能責(zé)怪女主人公無知、任性。長夜漫漫,孤燈獨(dú)對,該是什么滋味!“不忿朝來鵲喜聲!”這不僅是對一只鳥兒的惱恨,這里凝聚著的是對丈夫癡戀的深情、多年來獨(dú)守空房的痛苦以及不能把握自己命運(yùn)的無望的怨嘆。
這首詩末一句寫得特別出色。它不僅帶著口語色彩,充滿生活氣息,而且在簡潔明快中包容著豐富的情韻。詩人作了十分精煉的概括,把少婦起床和后來惱恨的原因都略去不提,給讀者留下思索的余地。詩意就變得含蓄雋永,耐人尋味了。
?。ㄖ苠a)
- 問訊吉父六首身世兼忘了幻因,飽聞塵綱不關(guān)身。病根未解依誰住,試向毗耶問主人。
- 出榆關(guān)羽檄中原滿,萍流四海間。少時過桂嶺,壯歲出榆關(guān)。奇禍心如折,羈愁鬃巳斑。楚纍千萬億,知有幾人還。
- 和陶淵明飲酒詩人性政自靜,動者乃妄情。紛紛相傾奪,富貴與功名。形存神已亡,嗟汝難久生。豈知曠士懷,古井波不驚。醪酒輔吾體,不待金丹成。
- 虞美人(中秋前兩夜作)芙蓉池畔都開遍。又是西風(fēng)晚。霽天碧凈暝云收。漸看一輪冰魄、冷懸秋。閩山層疊迷歸路。把酒寬愁緒。舊歡新恨幾凄涼。暗想瀛洲何處、夢悠揚(yáng)。
- 姜特立寄詩編為賦四首少年耽句千篇在,老境忘言半偈無。失喜因君還絕倒,但驚寒雀費(fèi)隋珠。
-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六太白山祈雨詩五首山為灰,石為炭。水泉沸,百草爛。神予我,旱奪之。孰為是,驕不威,尚可弛兮。
- 山中寄外腳下繡宮鞋,殷勤為郎做。今日貪看山,鳳頭半已破。
- 公說再和并前十五篇輒復(fù)課六章用足前篇之闕欲養(yǎng)蛟龍謾鑿池,惟應(yīng)道術(shù)兩相知。論年校德予慚老,強(qiáng)識多聞子可師。監(jiān)彼盈虛門若市,明于取舍智猶棋。干時已副寬民詔,沈俊休吟詠史詩。
- 前題使君有意飾門閭,雅為靈芝揭表初。招隱溪邊往還者,從茲認(rèn)得野人居。
- 南溪會集二首傳聞公退集群英,共惜殘春到野亭。高柳半天成翠幄,遙峰插地作長屏。應(yīng)憐曠寂囂塵絕,更覺蕭疏物象泠。顧我阻陪車馬客,空吟河畔草青青。
- 內(nèi)庫勞封守寶瓶。——— 侯善淵益壽美金花三九首
- 憶從筮仕歲涒灘,三十余年閱暑寒——— 魏了翁十一月九日新灘李□示余開禧三年四月九日所
- 春煙漠漠雨霏霏,山崦人家未啟扉——— 項(xiàng)安世雨中早行
- 青霄迫逐不少借,指日便入明光宮——— 趙汝鐩送臨川王丞秩滿造朝
-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xiāng)亦可哀——— 高啟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 共話當(dāng)年,年少氣橫秋。——— 侯置江城子
- 巴蒟溢盤聲書饌,郫筒環(huán)席薦春醪——— 宋庠送謝屯田徙治富順監(jiān)
- 尚有君王盤馬跡,至今草木不能青——— 陳師道盤馬山
- 豈知好事王夫子,自采臨潼繡領(lǐng)山——— 蘇軾次韻和子由欲得驪山澄泥硯
- 黃昏寒立更披襟,露浥清香悅道心——— 司空圖白菊雜書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