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散開秀發(fā),好似披著一肩云霓,看鏡中的容顏如玉。細細地描畫粉黛,抹去眉間愁跡。團扇輕輕地擺,遮住欲吐的心語。垂下繡簾,難掩滿臉羞意。
我曾久久地佇立樓前,希望看到你的蹤跡。你為何還不來相會,叫人難忍花庵空寂。但愿有一天,我們將乘鳳凰攜游仙海,到那時再也不要別離。
注釋
女冠子:原為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又名“雙鳳翹”。雙調(diào)四十一字,上片五句兩仄韻、兩平韻,下片四句兩平韻。
霞帔(pèi):古代婦女的一種服飾,類似披肩,以紗羅制成。其形狀如彩虹繞過頭頸,披掛在胸前,下垂一顆玉墜子。因其有云霞樣花紋,故名。道家常著此帔,故亦以“霞帔”稱道士服。云發(fā):像云一樣的鬢發(fā)。
鈿鏡:用金、銀、玉、貝等貴重物品鑲嵌的妝鏡。
愁眉:古代女子畫眉樣式的一種,此眉妝細而曲折,色較濃重,眉梢上翹。
遮語:以扇子遮著臉說話,言其害羞的情態(tài)。
羞:王國維輯本《金荃詞》作“笑”。
玉樓:傳說中天帝或仙人的居所。此指女道士所居之處,一說指女道士女伴所居之處。
花洞:百花遍開的仙洞,道教稱神仙及道士的居處。此指女道士所居之道觀。
乘鸞:指成仙。鸞,仙人所乘坐的鸞鳳之類。
遺:遺棄。彊村本《金奩集》作“違”。
女冠子·霞帔云發(fā)問答
問:《女冠子·霞帔云發(fā)》的作者是誰?
答:女冠子·霞帔云發(fā)的作者是溫庭筠
問:女冠子·霞帔云發(fā)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女冠子·霞帔云發(fā)是唐代的作品
問:女冠子·霞帔云發(fā)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霞帔云發(fā),鈿鏡仙容似雪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霞帔云發(fā),鈿鏡仙容似雪 出自 唐代溫庭筠的《女冠子·霞帔云發(fā)》
問:霞帔云發(fā),鈿鏡仙容似雪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霞帔云發(fā),鈿鏡仙容似雪 的下一句是 畫愁眉,遮語回輕扇,含羞下繡幃。
問:出自溫庭筠的名句有哪些?
答:溫庭筠名句大全
- 晴云晴云行太虛,浩蕩本無心。隨風忽變化,倏忽成古今。卓爾起奇峰,萬目競瞻仰。本自無心高,莫作有心想。
- 元夕輕陰不隔團團月,遺俗猶傳緩緩歌。踏雪看燈知不惡,宜春釀酒恨無多。
- 港口野寺云山迥,人家煙火稀。水腥漁市近,帆落晚風微。拂樹昏鴉去,迎船白鳥飛。吾生樂江海,猶恐與心違。
- 真如靖老請贊夜叉心,菩薩面。動則云翻大野鬼翻懼聞,靜則練繞長溪人皆喜見。有一道迷魂呪,三千里外學念者也靈驗。
- 淮南送節(jié)度盧端公將命之汴州端公常為汴州相公從事吹臺高倚圃田東,此去軺車事不同。珠履舊參蕭相國,彩衣今佐晉司空。醉離淮甸寒星下,吟指梁園密雪中。到彼的知宣室語,幾時征拜黑頭公。
- 老人行有一老翁老無齒,處處無人問年紀。白發(fā)如絲向下垂,一雙眸子碧如水。不裹頭,又無履,相識雖多少知己。問翁畢竟何所止?笑言只在紅塵里。秋風獵獵行云飛,老人此意無人會,目注云歸心自知。黃口小兒莫相笑,老人舊日曾年少。浪跡常如不系舟,地角天涯知自跳。亦曾樂半夜,傳籌醉朱閣。美人如花弄弦索,只恨尊前明月落。亦曾憂羈旅,他鄉(xiāng)迫暮秋。故國日邊無信息,斷鴻空逐水長流?;虬藏?,或安富,或爵通侯封萬戶。一任秋霜換鬢毛,本來面目長如故。水有蘋兮山有芝,人意雖存事已非。有時卻憶經(jīng)游處,都似茫茫春夢歸。爾來尤解安貧賤,不為公卿強陪面。皎如明月在秋潭,動著依前還不見。還不見,可奈何,空使遠人增眷戀。但祗從他隨物轉,青樓黃閣長相見。若相見,莫殷勤,卻是翁家舊主人。
- 汴河夜行汴流長恐日夜落,夜行愁殺刺船郎。櫓聲驚破老龍睡,船底觸翻明月光。大兒燈下尋難字,小女窗間學翦裳。自笑病夫無所事,一尊身世兩相忘。
- 縣舍西亭二首山根移竹水邊栽,已見新篁破嫩苔。可惜主人官便滿,無因長向此徘徊。
- 以近詩寄丘運使古貨自難買,良工徒苦心。誰能明致力,于此是知音。門第成乖隔,江湖阻滯淫。寄書因有使,還得附微吟。
- 秋夜獨坐有感一章奉呈師說令尹奉議光明主簿依依客館夜燃膏,子夜羈愁無處逃。閑炷爐香聽夜雨,快斟杯酒讀離騷。休驚時節(jié)云何速,獨吊古人殊不遭。一陣曉寒催畫角,朝來爽氣碧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