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陵問答
問:《子陵》的作者是誰?
答:子陵的作者是姜特立
問:子陵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子陵是宋代的作品
問:足加帝腹狂奴態(tài),自是君王禮數(shù)寬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足加帝腹狂奴態(tài),自是君王禮數(shù)寬 出自 宋代姜特立的《子陵》
問:足加帝腹狂奴態(tài),自是君王禮數(shù)寬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足加帝腹狂奴態(tài),自是君王禮數(shù)寬 的下一句是 四海但知天子貴,先生只作故人看。
問:出自姜特立的名句有哪些?
答:姜特立名句大全
- 舟中對月過峽水不清,渾濁甚他處。今朝喜得晴,看月莫猶豫。盡力掀篷開,凈著兩眼覷。月色更婀娜,炯然洗積慮。前磯水沖撞,傳若小滟滪。令人厭水程,惟祝江靈助。天地境界古,恨無槁梧據(jù)。馀樽就手瀝,適口乏啖茹。囁嚅味自佳,不須勞舉箸。醒去掩篷眼,零落故衾絮。呼天招仙游,同學(xué)列子御。儻轉(zhuǎn)北頭風(fēng),穩(wěn)涉蕪湖去。
- 四年春柳梢黃嫩草芽新,又入開成第四春。近日放慵多不出,少年嫌老可相親。分司吉傅頻過舍,致仕崔卿擬卜鄰。時輩推遷年事到,往還多是白頭人。
-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大智洞明,十方虛徹。玄樞妙轉(zhuǎn),千圣迷蹤。直饒透箐眼明,截流機(jī)峻。須知更有向上一路在,這里見得徹去,方知東山五祖老凍膿。
- 采桑子·時光只解催人老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淚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風(fēng)急,淡月朧明,好夢頻驚,何處高樓雁一聲?
- 春日書事呈歷陽縣蘇仁仲八首芳草池塘處處佳,竹籬茅屋野人家。清明過了桃花盡,頗覺春容屬菜花。
- 秋日二首菊散金風(fēng)起,荷疏玉露圓。將秋數(shù)行雁,離夏幾林蟬。云凝愁半嶺,霞碎纈高天。還似成都望,直見峨眉前。爽氣澄蘭沼,秋風(fēng)動桂林。露凝千片玉,菊散一叢金。日岫高低影,云空點(diǎn)綴陰。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娛心。
- 心老得法天柱修靜能道黃龍會中諸耆舊及他宗口如布谷本無語,身似虛空何所還。觀音巖迥出云雨,好住幽窗望小山。
- 偈頌二百零五首難難難是遣情難,情盡圓明一顆寒。大法眼,不相謾。面前不破案山礙,直下無津識浪乾。
- 相和歌辭善哉行大鵬刷翮謝溟渤,青云萬層高突出。下視秋濤空渺彌,舊處魚龍皆細(xì)物。人生在世何容易,眼濁心昏信生死。愿除嗜欲待身輕,攜手同尋列仙事。
- 潼關(guān)河亭重崗如抱岳如蹲,屈曲秦川勢自尊。天地并功開帝宅,山河相湊束龍門。櫓聲嘔軋中流度,柳色微茫遠(yuǎn)岸村。滿眼波濤終古事,年來惆悵與誰論。
- 惆悵異鄉(xiāng)人,偶言空脈脈——— 張祜西江行
- 仙李從來別有源,手提造化發(fā)生權(quán)——— 楊長孺題匡山瑞木圖二首
- 言語竟不通,噞喁亦何益——— 黃庭堅(jiān)阻風(fēng)銅陵
- 不從三峽過,免聽幾猿聲——— 趙師秀送潘景參赴利路帳干
- 只應(yīng)未識今杰士,懷刺度謁劉南徐——— 張嵲贈黃子真
- 久發(fā)南游興,成行已孟冬——— 馬君武游雁蕩
- 所抱寸心在,千載重不刊——— 翁森次古堂歲寒雜書韻
- 萬里有家留百越,十年無路到三秦。——— 韋莊投寄舊知
- 從將戶口資嚵口,未委三丁稅幾丁——— 王仁裕奉詔賦劍州途中鷙獸
- 今夕不醉無庸歸,此老余年君所知。——— 陸游席上有舉呂居仁詩者因次其韻示坐客